經歷了復牌后暴跌37%后,節前最后一個交易日北汽藍谷大幅低開逾5%后快速拉升,開盤不久就被巨單推升,最終封死漲停。
9月27日,北汽新能源正式“借殼”SST前鋒登陸A股市場,變身“北汽藍谷”。北汽藍谷開盤下跌逾2%,隨后下跌逾12%,盤中臨停;恢復交易后再次大跌,下跌23.59%,再次臨停,最后三分鐘恢復交易,但股價繼續下挫,最終全天暴跌36.88%。
當日盤后龍虎榜數據顯示,買賣金額最大的前5名均為游資席位。其中,賣出金額最大的是方正證券上海延安西路營業部,賣出1536.11萬元,方正證券杭州文二路營業部、興業證券杭州清泰街營業部當日賣出金額同樣超千萬。而買入金額最大的營業部為國海證券云南分公司,買入1255.05萬元。
中報顯示,北汽藍谷前10大流通股東中,有9人為個人,其中最高的吳德英持有213.25萬股,以停牌前股價計算,市值高達1.12億元。
根據測算,公司流通股股東的成本約10.04元/股。北汽藍谷最新報10.45元,也就是流通股股東獲利約4%。
實際上,此前很多公司股改后散戶有所虧損。如2014年1月華塑控股股改復牌后開盤大跌70.24%,不過因其股改方案為向流通股東10送25股,實際跌幅為3.57%。(記者 陳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