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老故事”如何在童書中復活?
2017-05-31 09:50
來源: 深圳特區報

“中國老故事”如何在童書中復活?

人工智能朗讀:

?

?

?

圖為孩子們在深圳書城看繪本 齊潔爽 攝

丑小鴨、白雪公主、穿靴子的貓、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說起西方經典童話人物,不少孩子可謂如數家珍。經過影視動漫、兒童舞臺劇等多種藝術形式的改編,這些流傳了數百年的故事更是歷久彌新、風靡全球。可是,說到中國的民間故事、神話傳說,孩子們知道幾個?家長們又知道多少?

又一個“六一”兒童節即將到來。在提振文化自信、復興傳統文化等相關話題熱潮涌動的當下,包含豐富歷史知識和民族情感的“中國故事”如何才能被更多的孩子所看見,成為不少人深思的問題。

為此,記者采訪了一些家長、兒童作家和出版業人士,試圖剖析中國式童話遭遇“難產”的深層原因及發展現狀。

●民間故事大都沉睡在學術圖書館

在深圳中心書城的少兒書店,課外讀物書架上國外繪本占據了主流。當記者以“民間故事”作為關鍵詞登錄檢索系統時發現,這類書目不超過15種,其中不到10種屬于兒童讀物。相比起成百上千種的繪本,這些“中國老故事”的確少得可憐。

記者對身邊的家長朋友做了一個小調查,情況也大同小異,大多數孩子的書柜最多只有一兩本中國民間故事集。即便提及率最高的臺灣漢聲出版社《最美最美的中國童話》,出版距今也超過35年了。

牛郎織女、孟姜女哭長城、嫦娥奔月、女媧補天、田螺姑娘、阿凡提的故事……對于很多孩子甚至家長來說,中國的民間故事長期以來都是從長輩口中、從故事選集中零星接觸,與西方童話的普及度不可同日而語。

“對專業的研究者來說,這些民間故事并不是‘零星散落’的,相反有不少學者做過系統的收集整理工作,比如《中國民間故事集成》。但這些豐富的民間寶藏大多沒有成為活的故事,沒有來到孩子的枕頭邊、眼睛里。”浙江師范大學副教授、兒童文學研究生導師常立這樣說。

幾位從事兒童文學研究的學者告訴記者,“童話”指民間故事中深受兒童喜愛的那類幻想故事。“五四”時期曾經有一股民間故事收集整理熱,包括周作人、趙景深等人都參與其中。還有人以“林蘭女士”為名收集了1000多個故事,這是第一次有意識地為兒童進行的收集和整理。

然而最近幾十年來,民間故事的整理編寫大多停留在學術研究領域,被儲存在圖書館里,因此在童書市場方面影響較小,沒有得到廣泛傳播。沒有好的文本、沒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要把民間故事改編影視動漫各種藝術形式更是無從談起。

[編輯:陳曉玲]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欧美精品免费专区在线观看,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精品精品男人的天堂国产
中文字幕少妇激情在线看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第一页 | 在线能看三级网站 | 亚洲人成网站a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国产超清 | 亚洲精品视频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