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鰍是春天里一道不可錯過的農家美食。廣報全媒體記者曹菁攝
泥鰍:高蛋白低膽固醇
為何要吃:泥鰍味道鮮美,蛋白質高,膽固醇卻低,是春天里一道不可錯過的農家美食,在鄉村里素有“天上的斑鳩,地下的泥鰍”之說。
怎么吃:在清遠的溪谷和濕地,稻田里,生長著數量繁多的泥鰍,是鄉村大人孩童郊游踏青時最喜歡捕捉的新鮮食材,帶回家用清水靜養一日,除去內臟,可用來煲豆腐,干煸,味道鮮香,老少咸宜。《本草綱目》中記載泥鰍有暖中益氣之功效,“補中、止泄”。泥鰍的營養特點是脂肪含量低,膽固醇更少,但蛋白質卻高于一般的魚類,另外含有鈣、磷、鐵、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和煙酸等,近年來隨著濕地和耕地的減少,泥鰍的捕捉越來越難,現在的身價還比一般的魚賣得貴。
除了煲湯,清遠人還喜歡一道香炸泥鰍,抓來的泥鰍除去腥味和泥沙后,用雞蛋、料酒、鹽及面粉等混合調好味料,涂抹泥鰍,腌制半小時,再放入熱油鍋中翻炸,一條條泥鰍數分鐘就被炸至金黃焦脆,頭尾卷曲,看似盤龍,香氣誘人,出鍋后品嘗,又酥又爽,特別是焦皮下的肉骨不分,脂肪和脆骨交融,嚼起來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