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天熱了,心情容易煩躁;或許是習與性成,有些人的某些惡劣行為一下子改不了;或許,作為市場的基石,有些上市公司本身就不那么牢靠。
先是一家上市公司董秘怒懟小散:“好多股東只有100股,也來參加股東大會,不知是何居心。”道理其實很簡單:明明是股東大會,并不是大股東大會,小股東怎么就不能參加了?100股股票對應的股東權利是你董秘可以剝奪的?其實,這件事兒很好地說明了在A股市場中,上市公司處于一種什么樣的強勢地位,散戶又是一種什么樣的弱勢群體。說到上市公司的強勢,最新發生的另一件事兒更能說明問題。
據報道,證監會稽查人員在上市公司深大通調查時被打進了醫院。這不是讓人大跌眼鏡的事兒,而是讓人眼球都要跌掉的事兒。連證監會的稽查人員都敢打,這樣的上市公司對待中小投資者會是什么樣的態度,不問可知。有人評論稱,證監會的稽查人員都被打,可見證監會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任務有多么艱巨。
不久前,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表示,上市公司和大股東必須牢牢守住“四條底線”,一是不披露虛假信息,二是不從事內幕交易,三是不操縱股票價格,四是不損害上市公司利益。易主席口中的這四條底線確實是底線,不過是要求上市公司和大股東守法而已。但事實是,這四條底線不僅被屢屢突破,董秘無視股東權益怒懟小散、證監會稽查人員在上市公司被打的事情說明,更多的底線被突破了。
應該承認,對于投資者保護,監管部門已經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設立投資者保護局,上線運營投資者網站,今年更設立投資者保護日……不過,眼下的種種事例說明,監管部門還有更多的工作要做。改變A股的市場生態,必須在上市公司身上下大功夫,花大力氣。必須形成一種氛圍,讓無知的話,董秘說不出口,違法的事兒,上市公司和大股東下不了手。(王亞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