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下旬,上市公司年報、一季報披露接近尾聲,不少上市公司趕在交“成績單”前,下修2018年度、2019年一季度業績預告,西部礦業、奧瑞德、星星科技等多家公司上演“變臉”大戲,部分個股慘遭暴跌。
去年虧損公司超330家
綜合上市公司2018年報、業績快報、業績預告數據,兩市虧損金額超億元公司達336家。其中,虧損額超30億元上市公司18家,虧損前三名分別為天神娛樂、中興通訊、龐大集團,分別虧損75.22億元、69.84億元、60.00億元。
在去年業績虧損超億元公司中,部分公司一季度業績仍然堪憂。數據顯示,按照一季報及預告上限計算,22家公司今年一季度凈利潤虧損超億元。凈利潤預虧前三名分別為雛鷹農牧、*ST凱迪、堅瑞沃能,預計虧損額分別為10.2億元、6.5億元、4.2億元。凈利潤預虧金額較大的還有沈陽機床、華映科技、天邦股份等。
記者梳理發現,高商譽計提成為業績“地雷”股的大頭;此外,上市公司投資虧損計提減值準備也是部分公司業績下修主因。
從二級市場走勢看,業績虧損公司的確乏善可陳,但今年整體股價表現卻并不遜色。統計數據顯示,去年業績虧損金額超億元的336家公司中,今年以來股價平均漲幅達四成,跑贏同期滬指。漲幅翻倍的公司達15家,包括天邦股份、厚普股份、福安藥業、金證股份、天和防務等。
業績“變臉”公司頻現
隨著年報披露截止日臨近,上市公司業績變臉或下滑的案例猛增。據同花順數據統計,4月以來,超過30家公司發布2018年業績修正預告,大幅向下調整業績。
具體來看,中天能源、文投控股、西部礦業、江蘇吳中、赤峰黃金、興業礦業、昂立教育等公司此前業績預告為盈利,下修之后,2018年度業績均為虧損。東方金鈺、銀鴿投資、派思股份、奧瑞德、智慧能源、長電科技、深大通、深賽格、天首發展、美都能源、華塑控股、ST節能、*ST康達、吉鑫科技、中國中期、中曼石油、寶塔實業、ST大控、國美通訊、日海智能、紅墻股份、寧德時代、融鈺集團等20多家公司紛紛下修業績預告。
業績變臉或下修往往導致股價大跌,如奧瑞德和西部礦業下修業績預告后股價下跌。
股民如何防范“地雷”
2018年報和今年一季報披露即將收官,最后幾天是“丑媳婦見家婆”的高峰時段,投資者如何規避業績地雷呢?
深圳新里程董事長賴戌播表示,每年的4月下旬都是上市公司發布年報和一季報的密集時間點。也導致每年的這個時間市場都會出現比較明顯的波動。其中有一個特點,即業績差的公司,通常會在4月底才披露年報。投資者對于近期還沒有發布年報的公司要特別回避。同時,注意規避業績差、漲幅大的個股,以免股價高位跳水。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認為,一般“變臉”公司都有一個特征是業績不穩定,十年之間業績都在盈虧之間巨大變動,上市公司的質量和內控水平有問題,在微利線上掙扎。他提醒投資者要遠離績差股,不要在垃圾堆里淘金,而要在寶石堆里找鉆石;他說,未來經濟發展上有向行業龍頭集中的明顯趨勢,股票投資要買行業第一、美譽度高的公司,精選行業的優質龍頭個股;一切題材、概念都是“浮云”,只有價值才是永恒。
資深業內財務人士表示,業績爆雷股有三大共性:商譽減值、主營業務收入下滑以及壞賬,投資者宜重點規避這些地雷。“比如,排查商譽減值類公司并不難,一般而言,殼計算其商譽占總資產的比重,如果商譽所占比重超過總資產的20%,那么這類企業就一定要小心,比重越高風險越高,比重超過50%公司堅決回避”。(鐘國斌 尤藝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