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中國平安股價再創歷史新高85.13元,這只是A股創新高股票的一個縮影。記者梳理發現,伴隨今年股市走高,一批白馬股和暴漲股股價頻創歷史新高。4月1日至4月16日,A股股價創新高個股達84只。創歷史新高股票位于哪些行業?后續市場機會如何?滯漲股有無補漲機會?業內人士表示,創新高白馬股追高有風險,投資者可挖掘優質滯漲股補漲機會。
漲幅最高者達423%
記者梳理發現,近期A股出現了一批股價創歷史新高個股。據統計,剔除今年上市次新股,按后復權價計算,4月1日至4月16日,兩市創歷史新高個股達84只。漲幅居前個股全被暴漲股占據,在84只創新高個股中,年內漲幅翻番個股達16只,個股漲幅超過50%以上個股38只,漲幅前5名個股分別為美錦能源、順灝股份、頂點軟件、科藍軟件、新五豐、漲幅分別為423%、378%、280%、277%、276%。
除了一批暴漲股票創歷史新高外,部分白馬藍籌股價也頻創歷史新高,特別耀眼明星個股包括貴州茅臺、五糧液、古井貢、中國平安、招商銀行、海天味業、長春高新、格力電器、蘇泊爾、海螺水泥、上海機場、濰柴動力等。
記者梳理發現,創新高暴漲股主要是熱門題材股,行業以化工、農業等為主,化工包括美錦能源、揚農化工、浙江龍盛等個股;農業包括新五豐、牧原股份、新希望等個股。而創新高白馬藍籌主要扎堆大消費、大金融等領域,大消費包括華蘭生物、紫鑫藥業、德展健康、亞太藥業、泰格醫藥等醫藥生物股,貴州茅臺、五糧液等食品飲料股,格力電器、蘇泊爾等家用電器股;大金融包括中國平安、招商銀行、興業銀行等個股。
逆市下跌股達68只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A股主要指數漲超20%,但仍有一批個股逆市下跌。據統計,1月1日至4月16日,滬指、深成指、中小板指、創業板指分別上漲了30.46%、42.10%、38.16%、35.74%。哪些個股跑輸大盤或下跌?
據同花順數據統計,兩市跑輸滬指的個股達1662只,占比46%;其中,漲幅10%以下個股253只,占比7%;漲幅20%以下個股804只,占比23%。記者注意到,滯漲個股多為影視傳媒、電力、環保、高速公路等個股。
值得注意的是,1月1日至4月16日,逆市下跌個股達68只,平均跌幅8.2%,跌幅前三名分別為派生科技、ST秋林、天首發展,跌幅分別為42%、37%、23%。剔除ST股后,仍有63只個股股價下跌。不少個股去年跌幅較大。統計顯示,63只個股中,去年跌幅超30%的個股有18只。對此,深圳新里程董事長賴戌播表示,今年以來逆市下跌個股,或業績差或莊家控盤,股票數量占比小,近期主要是白馬藍籌上漲,這些個股后市也難有表現,投資者不宜參與。
挖掘滯漲股補漲機會
對于后市,賴戌播表示,“目前有一半股票進入周線級別頂部,三分之一股票進入日線級別頂部,始于上周的大盤調整仍未結束。”他說,今年A股這么大的行情都不漲,后續多數滯漲股參與價值不大。穩健投資者可待優質白馬股回調后,逢低買入持有更合適。中線可圍繞科創板設立挖掘標的,看好新基建相關的科技類股票,如芯片、人工智能、5G、特高壓等。
恒創天下投資總監羅曉鳴表示,大盤短線上漲空間有限,投資者應注意回避回調風險。創新高白馬藍籌有追高風險,前期漲幅巨大妖股回調幅度也大。投資者應挑選基本面好的優質滯漲股,行業前景好、股價低位、業績增長的滯漲股,后市才具有補漲潛力和空間。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今年是A股十年牛市的起點,當前市場已從局部牛市進入全面牛市。繼續看好消費、科技和券商三大方向,后續消費股仍存在補漲機會。(鐘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