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瑞銀完成對中國合資券商瑞銀證券的股權交割,持股比例由24.99%提升至51%,正式成為首家控股內地合資證券公司的外資金融機構。另外兩家提交了控股券商申請的外資券商,野村證券與摩根大通均已獲得了證監會的反饋意見,近期有望獲批。受訪的業內人士表示,外資券商在經營理念與風控方面具有優勢,國內券商在客戶粘性上具有優勢,并期待證券業出現“鯰魚效應”。
首家外資控股券商誕生
瑞銀宣布,對瑞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簡稱瑞銀證券)的相關股權收購交易已于本周一完成。至此,瑞銀正式成為首家控股內地合資證券公司的外資金融機構,持股比例由24.99%增加至51%。目前,除瑞銀外,瑞銀證券的其他股東方及持股比例分別為:北京國翔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持有33%股份,廣東省交通集團有限公司持有14.01%,中國國電資本控股有限公司持有1.99%。公開消息顯示,工商登記變更已于12月11日完成。
從時間線看,瑞銀控股進程推進得十分順利與神速。今年4月28日,中國證監會正式發布了《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管理辦法》,允許外資持股比例最高可達51%。5月2日,證監會官網“行政許可及信息公開申請受理服務中心”的“審批進度”一欄就出現了“瑞銀證券股權變更”的申請,狀態顯示“已獲受理”,瑞銀證券成為首家申請控股證券公司的外資機構。11月27日,中國證監會核準中糧集團有限公司將其持有的瑞銀證券14%股權、國電資本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的12.01%股權轉讓給瑞銀集團;并核準瑞銀成為瑞銀證券主要股東,UBS Group AG成為瑞銀證券實際控制人。
另外兩家外資控股券商也有望近期獲批。5月8日,野村證券向證監會提交了設立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的申請材料,擬持股51%;9月28日,這一申請獲得了證監會一次書面反饋。5月10日,摩根大通向證監會遞交申請,擬建立一家持股比例為51%的證券公司,并計劃未來數年內,在監管允許的條件下將持股比例增加到100%;10月12日,這一申請獲證監會受理,11月12日獲得證監會反饋意見。
業內期待“鯰魚效應”
“這是我國金融開放的重要步驟,逐步放開外資進入證券業的門檻,有望出現‘鯰魚效應’?!敝袊ㄉ钲冢┚C合開發研究院金融與現代產業研究所博士余凌曲向記者表示,與中資券商相比,外資券商在公司治理、風險管理等方面具有較大優勢,會帶來理念上的沖擊,有望給證券業帶來較大的刺激作用。
“與美國動輒百年的高盛等大行相比,我國證券行業非常年輕,年齡不到30年,不夠成熟,核心競爭力相對有限,基本上是靠牌照獲得收益。”余凌曲指出,資本市場一旦發生逆轉,例如最近幾年市場走弱,中資券商的經營就不盡如人意,收入出現了明顯下滑。他表示,目前中資券商的規模不是很大,但與客戶的聯系非常緊密,在市場占有率方面具有較大優勢,相比之下,外資券商在最初拓展市場時存在一定難度;而外資券商的優勢在于其成熟的經營理念和風控管理。
有不便具名的業內人士指出,外資企業進入中國普遍存在“水土不服”的問題,傳統中資券商的顯著優勢是客戶粘性很強,中短期內將持續發揮這一優勢。他認為,目前看來,大型的龍頭券商將強者恒強,而外資券商的服務水平、業務能力、資本力量都有望助力其市場開拓。“預計未來外資控股券商將越來越多,中小型券商,特別是小型券商會承受來自于行業龍頭與外資的雙重壓力,突破存在較大的難度?!?/p>
●今年4月28日,中國證監會正式發布了《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管理辦法》,允許外資持股比例最高可達51%。
●5月2日,瑞士銀行向證監會申請將持有的瑞銀證券股權比例從24.99%增至51%。
●11月27日,中國證監會核準中糧集團有限公司將其持有的瑞銀證券14%股權、國電資本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的12.01%股權轉讓給瑞銀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