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區報訊 國內商品期貨昨日收盤大面積下跌,能源化工類期貨跌幅明顯,甲醇午后跌停,跌幅5.03%,瀝青期貨跌近4%,聚丙烯、PTA、乙二醇及原油期貨紛紛跌超2%。
甲醇期貨昨日延續弱勢,主力1901合約最低至2397元/噸,收報2397元/噸,跌127元或5.03%。分析人士表示,宏觀預期偏空、國際油價大跌及自身供需面偏弱,均使得甲醇期價承壓。在庫存依然高企背景下,短期甲醇期貨弱勢格局恐難改觀。
“在宏觀預期偏空、國際油價大跌以及自身供需面承壓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甲醇期價無力回暖。”方正中期期貨分析師夏聰聰表示,甲醇期貨自10月中旬創下2014年以來新高后,繼續上行乏力,隨后運行重心步步下移。10月底,伴隨工業品普遍低迷的市場環境,甲醇期價跌幅繼續擴大,下破3200元/噸支撐。進入11月,市場參與者看空情緒不減,甲醇期價進一步下破3000元/噸關口。此外,在供需面走弱配合下,甲醇期價進一步下探,市場多頭信心備受打擊。此外,沙特產量創歷史新高,美國原油庫存反常上升,供需失衡導致油價下跌,也拖累了甲醇期價走勢。
現貨方面,國內甲醇現貨市場弱勢不改,氣氛依舊偏弱,部分地區價格繼續松動。西北主產區企業報價暫穩整理,新簽訂單情況一般,除供給烯烴外,出貨未有好轉。西北地區部分裝置開車或負荷提升,但河南、安徽、山東、西南地區部分裝置停車,導致甲醇開工率窄幅下滑,對產量影響有限,貨源供應平穩。國際市場需求低迷,歐美等地價格深度調整,形成國內外聯動下跌局面。
對于后市,夏聰聰表示,目前甲醇市場基本面走弱,市場缺乏利好消息刺激,期價仍面臨一定回調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