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房、賣債權、賣子公司……時值年底,不少上市公司集中發布出售資產公告。通過出售資產,上市公司可以剝離虧損資產聚焦主業,也可以短期內增色業績。業內人士指出,投資者應該更多聚焦主營業務突出的上市公司,獲取穩健收益。
多家企業出售資產
年底將至,上市公司正忙于籌備2018年年報。記者發現,近日來,公布資產轉讓與出售計劃的上市公司開始多了起來,這些準備出手的資產主要包括房地產、股權資產、債權債務等。
上市公司出售資產,大多是出于正常的經營需求,但站在目前時點,出售資產難免成為了短期內突擊增色業績的一種手段。
對于已經披星戴帽的上市公司來說,保殼成為了當下最緊迫的任務。5日晚間,*ST云網發布公告,公司已與無錫金源融信簽署了《債權轉讓協議》,且該債權轉讓事項公司第四屆董事會2018年第十一次臨時會議已審議通過。目前,公司已收到第一筆債權轉讓款人民幣1000萬元。
*ST云網曾預計公司今年全年凈利潤為-2500萬元至-1800萬元,若今年繼續虧損,公司股票存在暫停上市風險。而本次債權轉讓順利完成后,將增加2200萬元左右的收益,*ST云網很有可能因此扭虧為盈。
今年以來,新華傳媒、ST新梅、全柴動力多家非房地產行業的上市公司對外出售房產,以獲取巨額收益。日前上市公司遠東傳動公告稱,公司一處老廠區土地使用權、房屋和建筑物以及部分閑置設備的拍賣事項完成,該拍賣標的被許昌科匯以6400萬元價格拍得。公司表示,拍賣資產所得主要用于補充公司流動資金,并增厚業績。
除了為業績增色,一些上市公司出售資產也是為了甩掉沉重的“包袱”。4日,欣天科技公告擬轉讓參股公司正北連接30%的股權?!罢边B接市場開拓面臨困難,經營持續虧損,業務發展未及公司預期,本次交易有利于公司盤活資產?!毙捞炜萍急硎?。
監管層加強關注頻頻問詢
資產出售短期內或許可以讓年報顯得“很好看”,但對于上市公司經營來說卻并非長久之計。
廣東中投恒泰投資總經理余少波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一些上市公司面臨著經營壓力,出售資產是增色業績的一個捷徑,同時可以幫助企業增加現金流,為來年的生產經營做好準備。但無論是有形資產還是無形資產,企業可以出售的資產都是有限的,長期依靠出售資產維持經營的上市公司增長缺乏穩定性。
知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對記者表示,上市公司集中發布出售子公司資產可能是為了避虧,或者是出于優化資產配置的考量,但這種行為涉嫌突擊進行利潤調節,可能遭到監管層的重點關注。
12月以來,一汽夏利、*ST雙環、博信股份等上市公司已經因資產出售收到交易所發出的問詢函。
交易所重點關注資產出售對企業后續經營的影響,要求上市公司進一步披露說明剩余業務、盈利模式以及未來發展規劃,并說明資產出售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是否有利于保護中小股東利益。
關注主業突出的上市公司
目前,上市公司年報披露已經拉開帷幕,年報業績成為當下市場的一個投資熱點,選擇主營業績持續增長的上市公司不失為一種穩健的投資策略。
數據顯示,在已披露年度業績預告的上市公司中,有246家業績預增,其中110家上市公司凈利潤自2016年至2018年連續三年同比增長,業績優良且增長穩定。這些“蒸蒸日上”、業績穩健的企業多集中在醫藥生物、化工、電子、計算機等四大行業。
“比起業績突擊增長或是扭虧為盈,我更加看好主營業績突出,經營現金流充足或是產品市場占有率穩定的上市公司,投資者可以選擇其中估值較低位置合理的標的進行布局,這樣更容易獲得穩健的投資收益?!庇嗌俨ū硎尽?/p>
宋清輝認為,在年報披露期,投資者應對上市公司基本面進行深度研究,盡量選擇一些業績較好、每股收益較高的相關個股。(熊子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