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兩市股指大幅聯袂下跌,4陰一陽探底企穩,周K線收出漲跌不一K線形態,周線看除上證50微張0.09%外,各大股指均跌幅超過1.46%。滬綜指周跌幅2.17%、深成指周跌幅2.26%、中小板周跌幅1.78%、創業板周跌幅1.46%;盤面看自上周三科技股有率先企穩跡象,多家科技股創出今年新高(300451創業軟件、300394天孚通信),新股邁瑞醫療周五強勢封板,資金凈流入5.16億元。周成交看僅有創業板周線成交2318億元,環比放量1成,反應敏感資金加大對科技股關注力度。整體由歷史經驗看管理層集體發聲伴隨密集出臺針對性政策極為罕見,追溯2008年12于初、2014年7、8月份的《國九條》、《新國九條》均出現大幅提振市場投資信心積極意義,尤其權威人士發表利多講話后上漲效應顯現。
消息面:國務院金穩會:資本市場對穩定經濟、穩金融、穩預期發揮關鍵作用;險資參與加倉、股票質押不強平、理財子公司可直投、銀保監會三大穩市措施已在路上(21世紀經濟報道);深交所:共同幫助支持有發展前景暫時陷入經營困難的上市公司紓解股票質押困境;上交所:積極研究推出創新型基金等金融工具,幫助有發展前景暫時陷入經營困難的上市公司紓解股票質押困境;證監會將IPO被否企業籌劃重組上市的時間隔期從3年縮短為6個月;京津冀大數據教育區塊鏈試驗區在廊坊開發區正式啟動目前全國首個大數據教育區塊鏈試驗區建設;10月22日第十五屆中國制造業國際論壇;10月26日世界頂級人工智能大會;谷歌一直被詬病的免費安卓操作系統將被歐盟認定利用壟斷地位霸權,被罰50億美元(路透社報道)。
中國聯通披露業績預告,前三季度利潤總額約105.46億元,同比增長約95.9%;凈利潤約34.70億元,同比增長約164.5%;
周末密集政策性利好可視為系列穩定市場具體措施,對于估值底、政策底疊加催化市場底的形成過程,減稅預期、增量資金有序進入強化短期反彈周期。10年一循環(2018年10月24日滬綜指1664點的大底),對應2018年10月24--28日周期循環,中級反彈有望在1--2周內夯實基礎。
技術面:創業板指數周線量價配合,資金加速流入,近期反彈有望觸及自年初以來的下降通道上軌(見下圖)1350點一線;上證50上周五被動上漲化解短期下行之憂,基于50藍籌從國際化估值衡量,并不算便宜,預判近期維持自7月初以來的區間運行,2590點一線構成近1周反彈壓力;滬綜指周線級別看2610--2650點區間構成壓力。



操作建議:周末密集政策性利好可視為系列穩定市場具體措施,對于估值底、政策底疊加市場底的形成過程,減稅預期、增量資金有序進入強化短期反彈周期。10年一循環(2018年10月24日滬綜指1664點的大底),對應2018年10月24--28日周期循環,中級反彈有望在1--2周內夯實基礎。自上周三盤面顯示周三、周五創業板企穩反彈力度強于其他股指,優質科技成長股的反彈力度在近期盤面或將領漲藍籌,從操作角度看關注焦點排序可依次為:優質科技成長股(云計算子行業龍頭、5G產業鏈中上游龍頭如光纖、基站)---低估藍籌(券商、中藥)--股權轉讓(破凈率高、PE10--20倍及2、3季報增長疊加);操作建議適度增倉到半倉,周線看24日謹慎出現下周短線級別高點、28日后確認中級別反彈底部,29日后或將出現一個加倉機會,關注以上提及的投資排序。
熱點聚焦:國產軟件操作系統
谷歌一直被詬病的免費安卓操作系統將被歐盟認定利用壟斷地位霸權,被罰50億美元(路透社報道);中國85%的手機免費安裝安卓,每年出貨量2.7億臺,加速國產操作系統國產化;銀河麒麟:是由國防科技大學、中軟公司、聯想公司、浪潮集團和民族恒星公司合作研制的閉源服務器操作系統。此操作系統是863計劃重大攻關科研項目,目標是打破國外操作系統的壟斷,銀河麒麟研發一套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服務器操作系統。A股中相關的標的計算機公司是中國軟件、浪潮信息和浪潮軟件。
關注公司:603019中科曙光:公司充分受益于芯片國產化浪潮和產業鏈深度布局,服務器、存儲、軟件等業務均將加速發展;(來源108年10月18日渤海證券公司研究報告“業務符合預期業務布局持續推進”)
000977浪潮信息:全球化+公有云市場助力規模快速擴張公司2017年海外營收增至30.14億元,同比增長349.2%,全球化啟動明顯,且公司已在美國實現本地化采購、設計、制造、銷售全流程,并于當地納稅,將貿易戰的影響降到最小。未來歐美市場仍然是推進重點。國內市場,2021年公有云市場預計突破900億元,體量巨大;國內互聯網企業發力云計算,公司受益其資本支出持續增加,另外公司隨著國內互聯網公司實現業務出海,國內的采購也同樣進入國際市場。(來源太平洋證券2018年9月19日公司研究報告“立于新一輪產業成長之巔”)。


601869長飛光纖: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光纖預制棒、光纖、光纜供應商。光纖預制棒經過拉伸制成光纖,一定數量的光纖組合制成光纜。光纖預制棒是光纖光纜行業中技術含量最高,而且供應較為緊缺的產品。全球范圍內僅有約20家廠商可以制造光纖預制棒。根據CRU報告,2015-2016年公司的光纖預制棒產能位列行業第一;2016年公司在全球光纖市場的占有率為19.48%;在全球光纜市場的占有率為9.80%。(來源2018年8月28日中信建投公司研究報告)。

(以上分析僅供參考、據此投資風險自擔)

劉剛
太平洋證券零售業務部總經理助理;財富管理中心副總經理
上海第一財經、武漢經廣、山東經廣特邀評論員;
太平洋證券首席投資顧問;
上海企業經營師協會會員、高級經營師;
歷任溫州開元集團、溫州滬川集團、云南金暉投資集團金融投資顧問;
云南中綠文德、上海天凈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投資顧問;
上海玖哥資本投資顧問;
從事金融行業研究17年以上;
執業注冊編號:S119061403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