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后,上市公司三季報披露拉開帷幕。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15日,已披露三季報預告的中小板和創業板合計1646家,可以說中小板和創業板三季報預告均已出爐。其中,業績預喜的中小創公司合計1126家,占比68.4%;235家中小創公司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最大增幅翻倍。從總體來看,中小創高于A股公司總體預喜率,不過如果從凈利潤增速來看,中小創延續上半年下滑的態勢。
中小板三季報預喜占比71%
根據新時代證券統計,前三季度中小板(剔除金融)與創業板(剔除溫氏、樂視)歸母凈利潤累計同比增速分別為14.1%、4.9%,延續了上半年的下滑態勢。
在已披露三季報預告的913家中小板公司中,195家預增、143家續盈、29家扭虧、282家略增,業績預喜公司合計649家,占比71%;83家預減、30家續虧、47家首虧、95家略減,業績報憂公司合計255家;此外,業績不確定9家。數據顯示,川潤股份、金固股份、通達動力、希努爾、華東重機位居中小板三季報凈利潤增速前五名,凈利潤最大增幅均超過10倍。
108家創業板公司三季報或翻倍
WIND數據顯示,在已披露預告的733家創業板公司中,176家預增、29家續盈、21家扭虧、251家略增,業績預喜公司合計477家,占比65%;68家預減、18家續虧、40家首虧、130家略減,業績報憂公司合計256家。
根據統計,共有108家創業板凈利潤最大增幅達到或超過100%。其中,辰安科技、全志科技、三豐智能、易世達、魯億通位居創業板三季報凈利潤增速前五名。
創業板“預增王”辰安科技預計前三季度盈利8060萬元-8100萬元,同比增長4903.10%-4927.93%。對此,公司解釋稱,近兩年積極開拓國內、國際市場,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果,積累了較多訂單。
值得一提的是,創業板“市值一哥”寧德時代12日晚披露業績預告,公司預計今年前三季度盈利23.35億元至24.23億元,同比下降5.74%至9.16%;扣非后凈利19.54億元至20.32億元,同比增長80.57%至87.75%。
優質成長股將迎反彈
今年以來,中小創走勢疲弱,中小板和創業板指數年內跌幅均超過三成。如果創業板從2015年6月中旬4037.96點的歷史高點來計算,累計最大跌幅已超過七成,不亞于納斯達克當年泡沫破滅后的跌幅。
對于中小創,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記者表示,“業績為王”仍將是主流投資邏輯,尤其在三季報披露期間,對驅動股價上漲的作用會更大。中小創今年大跌除市場因素主要還是因估值過高,目前中小創已在筑底,其中部分估值合理的優質成長龍頭經過前期的大幅下跌后,已具備反彈動力。
經濟學家宋清輝指出,“從中長期來看,新舊動能切換是大勢所趨,政策加大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支持力度信號明確,因此新產業公司長遠看前景仍可期待。”
新時代證券研究所所長孫金炬表示,可從四大主線布局:一是供需格局向好的周期上行行業,如油價上行帶動的石化相關產業鏈、農林牧漁的禽養殖行業、化工的PTA行業等;二是高成長行業的業績釋放,如三季度5G建設穩步推進、商用化在即,相關產業鏈中射頻器件、PCB等子行業將顯著受益;三是人民幣貶值帶來的業績超預期,如紡織服裝、家電、有色等出口占比較高行業;四是業績上修公司。(記者 陳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