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后,A股市場繼續破位下行,各項利好政策也大招頻出:降準、減稅、并購融資松綁、國資險資入市……一場保衛“流動性”的戰斗已經打響。多數業內人士表示,面對尚無止跌跡象的深滬股市,市場期待管理層出臺實質性救市舉措。
保衛“流動性”戰斗打響
國慶節后,監管層頻頻釋放政策利好,維穩意圖十分明顯。
10月7日,央行宣布從2018年10月15日起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
10月7日,財政部表示正在研究更大規模的減稅、更加明顯的降費措施。
10月12日,證監會對重組交易募集的配套資金用途松綁,明確可用于補充上市公司和標的資產流動資金、償還債務。
10月13日,銀保監會發聲,鼓勵保險資金積極入市,以更加靈活的方式更積極地參與解決上市公司的股票質押流動性風險。
10月14日,證監會召開投資者座談會,與會投資者建議,提升股市戰略地位,深化國企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完善包括交易制度在內的基礎性制度,引導長期投資行為,培育機構投資者,推動長期資金入市等。
對此,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表示,A股市場維穩正在進行時。銀保監會鼓勵保險資金入市,證監會出臺新規,允許外國自然人開立A股賬戶,推動A股納入富時指數,力爭年內推出滬倫通,推動中國版401K計劃,養老目標基金密集發行,上市公司回購新規將出臺,鼓勵大股東增持和員工持股……李大霄表示,單個救市政策可能作用不明顯,但不要忽視組合政策的利好疊加效應,一旦形成政策合力,A股可能快速反轉。目前A股估值處于歷史最低位,投資者不宜過度恐慌。
業內吁推實質性救市舉措
當前A股尚無止跌跡象,業內人士表示,宏觀層面解決市場流動性,對A股止跌企穩作用有限。
資深業內人士皮海洲認為,目前股指已經跌到比2016年初“熔斷底”還低的位置。而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初,A股暴跌時,管理層是實施了救市的,不僅暫停了IPO,而且還推動證金公司進場救市,最后剛推出的熔斷機制也緊急叫停。另外,目前A股也確實具備了一定的投資價值。
皮海洲認為,救市措施需對癥下藥,可從三方面著手:一是“堵漏”,避免股市資金流失。如暫停IPO,暫停重要股東減持。二是“補血”,向股市注入資金。包括國家隊資金進場救市,上市公司回購,大股東增持等。國家隊救市要改變證金公司救市方式,應采取建立平準基金救市方式。三是推出一些激活市場的政策措施。如降低股票交易印花稅、取消紅利稅、實施T+0等。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教授表示,A股市場缺乏長期投資者和長期資金,這是A股市場暴漲暴跌的主要原因。美國市場私人養老金規模達28萬億美元,公募基金規模20萬億美元,而A股市場養老金規模1.3萬億人民幣,公募股票型基金規模不到1萬億人民幣。近年來,證監會大力培育機構投資者,私人養老金入市,滬、深港通引入境外機構資金,銀行理財資金投資公募基金可間接入市等,但A股長期投資機構和長線資金總量有限。全方位拓寬A股市場長期資金入市渠道,是管理層當務之急。
深圳新里程董事長賴戌播強調,滬指跌破2638點熔斷底后,滬指下一支撐位為2500點。若管理層救市舉措推出太晚,或舉措力度不夠大,很難達到救市目的和目標。管理層應盡快推出組合救市舉措,包括降低證券交易印花稅、暫停IPO、放開上市公司并購重組等?!爱斍霸S多上市公司市值低于人民幣10億元,如果幾億元能控股一家A股公司,預計能有效激活市場,令A股市場觸底反轉?!保?span style="">記者 鐘國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