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二,大盤并未延續前一交易日探底回升的行情慣性走高,全天呈現出調整態勢,市場賺錢效應明顯缺乏,最終三大股指均以下跌報收,其中周一強勢的創業板指數再度熄火。
至收盤,上證指數報2780.96點,較前一交易日跌4.91點,跌幅為0.18%;深成指報8784.90點,跌59.96點,跌幅為0.68%;創業板指報1518.49點,跌幅為0.84%。兩市個股跌多漲少,有1480只交易品種收漲,1816只交易品種下跌。不計算ST個股和未股改股,兩市逾30只個股漲停,6只個股跌停。成交方面,兩市合計成交量僅2684億元,創下半年來新低。
多重因素抑制做多熱情
從當日熱點看,采掘服務板塊再度走強,板塊個股全線飄紅,中海油服領漲、海油工程、中曼石油、通源石油、中油工程、貝肯能源、潛能恒信等個股均漲勢良好。粵港澳大灣區概念股午后崛起,領漲兩市,深天地A、珠海中富漲停,嘉城國際、深赤灣A、深物業A、恒基達鑫、珠海港、沙河股份、廣州港、世榮兆業等個股均有不俗表現。不過金融、地產等權重藍籌表現不活躍,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市場走勢。
從消息面看,近期利空有兩方面:首先是近期一些新興市場經濟體出現大幅波動,使全球資金的避險情緒不斷升溫,包括港股等在內的資本市場隨之大幅波動,加劇了A股市場存量資金的觀望心態。其次,近期公布的一系列經濟數據,讓市場有不同的解讀。與此同時,由于商品房在前期的上漲抑制了居民的消費潛能,今年前七個月的數據不甚樂觀。這些消息都使得存量資金的買力減少,而且還讓部分謹慎的投資者加入到拋售套現的行列。
上述利空令A股在近期走勢中就出現了兩個清晰的特征,一是指數在近期是欲振乏力,成交減少,觀望氣氛濃厚;二是熱點延續時間縮短。周一軟件股等產業升級品種僅僅只活躍了一個交易日就出現了休整的態勢。有分析人士指出,在這樣的背景下,指數出現連續大幅的上攻行情極不現實,投資者應做好心理準備。
市場進入磨底階段
指數近期在2700點附近殺跌情況明顯緩解,且各類題材均出現短線超跌反彈的輪動行情,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恐慌情緒已經得到很大程度釋放,多數分析師表示,大盤中期進入磨底行情將是大概率事件。
廣州萬隆分析師認為,從技術上看,滬指經過連續反彈之后開始橫盤震蕩,最近兩個交易日都是盤中下探之后被強勢拉起,14日針對5日均線展開爭奪,下方的10日均線目前構成對指數的第一道有力支撐。創業板周線走勢與主板市場同步,在上周觸底反彈之后本周回靠到5周均線之后開始回落,后市能否一舉突破5周均線,形成一波較有力度的攻勢還有待于進一步觀察。“當前投資者的恐慌情緒得到很大程度釋放之后,信心獲得一定支撐,但并非是信心明顯向好改善。在市場信心獲得支撐,但信心仍沒有明顯好轉之前,市場是很難有持續性反彈機會的,目前市場已經進入磨底階段”。
湘財證券分析師表示,磨底是長期的、復雜的過程,期間不排除還可能會出現巨震,但總體來說滬指的向下空間區間在2400—2600點左右,只要在此上方震蕩,都屬于正常范疇。操作方面投資者依然不能太過激進,相對保守的策略會更安全。
“從昨日走勢看,滬指在上方20日與30日均線的合力壓制下,上攻乏力,行情疲弱。技術指標MACD處于微量紅柱區域,多空雙方博弈激烈。加之此時雙線粘合,尚未發散,行情走勢尚不明朗。若出現金叉,則后市上行概率較大,若出現死叉,則后市不排除再次下探的可能”。巨豐投顧分析師表示,盡管市場綜合支撐明顯,但是增量資金遲遲不能進場是阻礙指數上漲的核心因素。此外,近期北上資金流入持續走低,“聰明資金”的短期出逃,對于金融、白馬股或有承壓,短期還需謹慎。當然,目前市場整體估值較低,政策托底現象也比較明顯,指數下行空間較為有限,但反復筑底成為主基調。預計指數仍有繼續小幅回調的空間,投資者不妨耐心等待對優質個股的低吸機會。(記者 高宇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