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10月20日訊(深圳商報駐穗記者 姚嘉莉 通訊員 郝黎 張藍溪 張誠斌 文/圖)近日,深圳北站發生驚險又溫暖的一幕:78歲的李爺爺在出站口突然暈倒,情況危急。幸運的是,在車站工作人員、熱心旅客、交警和醫護人員的合力救援下,老人轉危為安。這一事件經《人民日報》報道后,引發廣泛關注。
蔣宏凱宗若愚夫婦。
當時參與現場急救的兩位熱心人——一對護士夫婦,如今也被找到了,他們是廣東省人民醫院心臟移植與輔助外科主管護師宗若愚和體外循環室主管護師蔣宏凱。10月17日,廣東省人民醫院收到李爺爺女兒李女士寄來的一封感謝信,信中還原了救援過程中的諸多細節。
李女士是家中的獨生女,在深圳一家軟件公司工作。母親兩年前去世,父親經常一個人從湖南坐高鐵來深圳看她。9月20日,李爺爺像往常一樣,帶著女兒愛吃的家鄉特產,乘坐高鐵于11時34分抵達深圳北站。李女士則在出站口等候。然而列車到站15分鐘后,她連續撥打父親8個電話都無人接聽。直到12時04分,她才接到車站工作人員電話,得知父親在另一出站口暈倒,正在搶救。她兩腿發軟,拼命跑向父親身邊。感謝信中,李女士根據監控還原了父親被救的整個過程:11時50分,李爺爺走到出站口;11時52分突然倒地;不到11時53分,車站工作人員趕到;11時56分,護士夫婦輪流為老人做心肺復蘇;11時58分,AED(自動體外除顫儀)就位并使用;12時04分,救護車到達;12時07分,老人被抬上救護車。整個過程僅15分鐘,每一秒都關乎生命。
蔣宏凱回憶,當天他和妻子宗若愚是去深圳走親戚。在出站口看到一位老人暈倒在地、嘴唇發紫,他們立即上前詢問工作人員是否需要幫助。在得到肯定答復后,他們初步判斷是心臟驟停,隨即開始胸外按壓。“按壓前,老人已無法喚醒,頸動脈無搏動,口唇瘀黑。按壓過程中,我們從老人口中清出較多痰液,之后用AED除顫一次,繼續按壓,老人逐漸有了反應。120趕到后,我們就悄悄離開了。走之前我檢查了瞳孔,老人是有反應的。”蔣宏凱說。
李女士表示,經深圳當地醫院檢查,李爺爺被確診為“頸椎動脈堵塞引發腦梗”。經過連續多天救治,他終于蘇醒,目前康復良好。“現在他能走能動,能正常溝通,還能打牌、做家務,幾乎沒有留下后遺癥,這真是個奇跡!”李女士激動地表示。她在信中寫道,醫護夫婦跪地救人的畫面一直在她腦海中回放:“天使在人間!是你們在‘黃金4分鐘’內的挺身而出,給了我父親最專業、最及時的救助!是你們一次次的心肺復蘇,喚醒了他的心跳!”事后,李女士通過車站工作人員聯系上蔣宏凱,但多次追問,蔣宏凱始終不愿透露姓名和單位。她想寄一盒家鄉月餅表達感謝,也被夫婦倆婉拒。李女士說,10月20日是父親“重生滿月”的日子,老爺子自己也感慨:“我的生命重新活過來了,我‘滿月’了。”李女士借此呼吁,希望更多人能學習心肺復蘇,加入“黃金4分鐘”救助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