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10月13日訊(記者 童小晉)10月11日,“吾城吾歌”——新時代城市民謠歌匯(第三季)首場惠民歌會「城市民謠與詩」專場在深圳寶安歡樂港灣慶典廣場精彩上演。
本場歌會匯聚了多組深諳文字之美的城市民謠音樂人,他們以詩為媒、以歌為舟,將歌詞凝練為意象豐沛的詩行,在舒緩悠長的旋律中,摹寫新時代青年的靈魂思索。他們用歌聲詮釋詩意生活,讓觀眾在詩與歌的交融中,感受城市民謠的文學魅力與其直抵人心的力量。
“吾城吾歌”(第三季)首場惠民歌會特別策劃「城市民謠與詩」專場,邀請“百城城市民謠”北京、廣州、太原、溫州等地的20位城市民謠音樂人,他們將深圳歡樂港灣化作一片流動的詩歌海洋,在秋夜的微風中,開啟一場聲音與文字交織的浪漫相逢。






“吾城吾歌”(第三季)由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深圳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深圳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指導,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深圳市音樂家協會主辦,深圳廣電集團民生服務傳播中心、深圳合縱文化有限公司、QQ音樂承辦,中共南山區委宣傳部、中共寶安區委宣傳部、南山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寶安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協辦。
晚風輕拂深圳灣,歡樂港灣慶典廣場燈光璀璨。本場演出在張過年的深情哼唱中拉開帷幕,他溫暖清澈的嗓音,如“十月的燈光開了河”,緩緩流淌進夜色之中。當晚的演出中,他只憑兩把吉他,相繼演繹了《酩酊河》《劫后余生》《深夜的歌》《世界》等作品。移動車廂、胡同口的飯店、圖書館、公園、列車、超市……這些日常生活的片段,在他的歌中,被淬煉成浪漫的詩意。
出生在深圳的哈吉他,骨子里浸潤著粵語文化的韻律。TVB劇集的原聲帶是她童年的背景樂,那些在粵語歌海里淘金的時光,早已為她的創作之路悄悄埋下種子。長大后,她抱著吉他踏上獨立音樂人的旅程,把粵語獨特的九聲六調化作觀察生活的顯微鏡。在深圳這片文藝沃土中,她穿行于街巷之間,用音樂與這座城市對話。從“鵬城歌飛揚”的舞臺出發,她的歌聲逐漸走向更遠的地方。當晚,哈吉他演唱了原創歌曲《慢一些》《Song for 好媽媽》《一舊叉燒的獨白》等歌曲,她的歌詞總能巧妙融入粵語獨有的詩意與鮮活。
童瑤,一位 “新” 扎根在深圳的音樂人。2023 年,他從山西太原一路向南,將人生的坐標錨定在這座充滿活力的南方都市。在這里,他選擇成為一位細膩的觀察者:早餐攤上的溫熱、夜班地鐵的微涼、打工人的奮斗日常、CityWalk的閑適時光……這些城市里鮮活生活片段,自然融入到他的音樂作品中。演出當晚,他攜手緊急起飛 Scramble 樂隊,以手風琴、小提琴、打擊樂的獨特編制,精彩演繹多首原創作品。他唱響《一定、一定》,將街頭巷尾的溫暖娓娓道來;更以《過東江》《楓林外的集結號》《賽里木湖》等歌曲,構建出跨越地域的動人音景。
本場演出中,“與非門+”以標志性的雙主唱形式重返“吾城吾歌”舞臺,帶來一場電子節拍與城市民謠的融合碰撞。作為樂隊核心,主創阿慶曾于今年2月登上《聲生不息·家年華》舞臺,與回春丹、李昊、黃子弘凡共同演繹粵語版《樂園》,喚醒無數樂迷的千禧記憶。演出當晚,“與非門+”不僅演繹了新發行的專輯《無約之旅》中的《風景》《親愛的》等曲目,也重現了經典粵語舊作《呢個時候》,在旋律流轉間串聯起樂隊的創作歷程與聽眾的集體記憶。

作為深圳近年來規模最大、歷時最長、覆蓋最廣的民謠文化活動,“吾城吾歌”——新時代城市民謠歌匯正全力推動深圳邁向民謠音樂與全球原創流行音樂的新高地,彰顯創新之城、青春之城、未來之城的獨特魅力。回顧以往,“吾城吾歌”前兩季的成功舉辦,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深圳音樂匯”、“音樂工程·鵬城歌飛揚”等品牌活動的成熟運作,再到對音樂人、產業園區的多維度扶持,深圳正吸引全國優秀人才與資源不斷匯聚,“愛樂之城”形象逐步鮮明。
歌會熱度持續攀升,10月12日門票預約已爆滿,足見市民熱情。目前,18日、19日場次尚有少量余票,市民可通過“第一現場”APP,進入“吾城吾歌”專區免費預約。此外,11月的四場惠民歌會將在南山區人才公園潮汐廣場與深圳灣文化廣場接棒舉行,敬請持續關注。(圖片由主辦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