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10月12日訊(記者 湯莎)“現在就算市場波動再大,心里也踏實多了。”黑龍江省嫩江市科洛鎮科洛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看著剛簽好的保單和貸款協議,臉上露出了安心的笑容。
中國太保工作人員使用無人機對承保地塊進行驗標
近日,由大連商品交易所、中國太保產險大連分公司、中國太保產險黑龍江分公司、中信期貨大連分公司、中信銀行大連分行及工商銀行黑河分行五方協同推動的“銀期保”種收專項項目,在黑龍江省黑河嫩江市正式落地。
這一融合“保險+期貨+銀行”三方優勢的創新機制,歷經三年持續優化,成功為當地大宗作物種植構建起覆蓋全鏈條的風險保障體系,成為金融賦能鄉村振興的典型樣本。
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提升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創新鄉村振興投融資機制”,在此政策指引下,中國太保產險攜手大商所、期貨與銀行機構,推出“收入險+期貨”組合保障模式,精準應對農業生產中的產量與價格雙重風險,通過“保險撬動信貸、期貨對沖風險、銀行賦能資金、訂單鎖定收益”的閉環設計,實現了從生產到銷售的全周期護航。
中國太保農險工作人員介紹黑龍江黑土地特點
據悉,科洛種植合作社采取“以銷定產”方式,在2025年初便與收購企業鎖定種植標準和規模,實現產銷高效匹配。中國太保產險大連分公司不僅多次赴嫩江實地調研,與種植主體深入溝通,基于客戶實際風險場景,定制科學合理的保障方案,持續提升對投保客戶的風險覆蓋水平與綜合保障能力,還通過構建系統化、標準化的專業培訓體系,全面強化各環節人員的風險意識和操作規范,從而實現對項目全流程的精細化、透明化管理,并于4月達成合作意向,6月攜手中國太保產險黑龍江分公司完成實地驗標,7月跟蹤作物長勢,8月與中信期貨聯合對接象嶼集團等企業,幫助農戶拓寬銷售渠道,共商金融助農實踐新路徑;中信期貨在二次點價環節為農戶提供專業價格指導和擇機建議,助力把握市場節奏;合作銀行則以低息貸款發放600萬元信貸資金。
中國太保產險攜手多方通力協作,解決了客戶春耕的資金燃眉之急,累計提供9207萬元風險保障,推動合作社規模由6萬畝擴至15萬畝,集約化發展邁出關鍵一步,迎來了規模化發展的新契機。
作為“保險+期貨+信貸”深度融合的創新實踐,“銀期保”通過“產量+價格”雙保障有效破解了農戶“融資難、賣糧難、風險大”的痛點。實施以來,當地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風險抵御能力顯著增強,規模生產意愿持續提升。
中國太保將持續優化服務模式,聯動推動金融工具與“三農”需求深度融合,讓金融活水更精準、更高效注入田間地頭,為夯實國家糧食安全根基、全面服務鄉村振興提供持久動力。(中國太保供圖授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