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從票房經濟加速向多元消費生態轉變

今年國慶中秋雙節“相逢”,出游火爆,文旅消費持續升溫,每逢假期看電影已成為越來越多人的休閑方式。

據網絡平臺數據,截至10月7日18時,2025年國慶檔電影總票房(含預售)突破17億元。截至10月2日,2025年度電影總票房已突破425.02億元,超過2024年全年總票房。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雙節假期長達8天,“電影+旅游”“電影+美食”等玩法持續上新。

伴隨著“電影+”應用場景的不斷豐富、消費鏈不斷延伸,電影已經成為文旅消費中分量越來越重的一環以及整個消費鏈條的重要流量入口。這也推動中國電影產業不斷擴圍提質,從傳統的票房經濟向多元消費生態進階,成為促進消費、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電影+”持續上新

手握票根解鎖多元消費場景

這個雙節假期,一張小小的觀影憑證,從入場券升級為激活多行業的“消費體驗券”。

“電影+美食”,全國聯動打造消費服務矩陣,推動“票根經濟”成為消費新引擎。

9月30日,在國家電影局的指導下,中國銀聯與貓眼娛樂聯合打造“跟著電影品美食”票根地圖正式在全國上線。票根地圖平臺匯集全國1.2萬家影院的地理位置數據,實現周邊餐飲優惠的精準匹配與定向發放。此外,閃購平臺全面接入大麥電影服務,實現“看電影、享美食、得實惠”的“一站式”消費體驗。

一些地方推出特色化創新,“票根經濟”新玩法解鎖“游、購、吃、住”全場景。

在浙江,蘭溪游埠古鎮憑票根享茶點滿減,湖州南潯票根優惠權益覆蓋全區91家商圈、餐飲店鋪和7家影院。在山東,電影《窗外是藍星》中提到的航天員美食被帶到美食爭霸賽;在遼寧,戶外電影放映與飲食類非遺項目結合,豐富市民夜間文化生活。在內蒙古,“一票多用”互認互惠覆蓋主要院線、景區劇院門票、內蒙古足球超級聯賽等。

此外,河南、重慶、云南等地推出憑電影票享酒店住宿折扣等優惠福利,“以點串線”進一步激發旅游消費熱情。北京、江蘇、福建、湖北、四川、云南等地聯動多方資源,推出“電影+美食”促消費補貼。

電影IP跨界融合,從“即時消費”升級為“長期陪伴”,票根成為連接銀幕與生活的紐帶。

這個假期,國產動畫電影的IP衍生與“票根經濟”的結合尤為亮眼。電影《浪浪山小妖怪》上新授權衍生單品超800款,線下展覽、主題快閃餐廳等實景娛樂項目延續至國慶消費市場。《羅小黑戰記2》全國1000家主題影城快閃店及線上商城售出超14萬件周邊衍生品,北京朝陽公園旗艦快閃店10天內總體客流量超過15萬人。

從這些“票根經濟”的玩法可以看出,電影是非常重要的流量入口和推動消費串珠成鏈的重要一環。通過電影IP的延展,帶動更多領域的消費,成為激發市場活力的重要因子。

觀影和旅行雙向奔赴

讓“流量”與“留量”齊升

“為一部電影奔赴一座城”,在這個假期成為大眾出行新潮流。

9月30日,由中宣部電影局、文化和旅游部資源開發司共同主辦的“跟著電影去旅游”推介活動,將多部電影的拍攝取景地、故事發生地及多個電影拍攝制作基地,納入全國旅游線路,帶動福建、河南、重慶、江西等地景區熱度。電影為景區帶來的“流量”,通過消費鏈條的延伸與文化內涵的注入,有望轉變為長期“留量”。

隨著《志愿軍:浴血和平》熱映,取景地之一的江西上饒橫峰影視基地串聯多個拍攝點,設計一日游、兩日游精品線路。游客憑電影票根或基地門票,可在合作酒店、餐飲、民宿享受折扣。橫峰縣文廣旅局局長葉志勇表示,國慶假期橫峰影視基地日均客流量相較去年同期增幅可達50%以上。

電影《浪浪人生》讓福建泉州石獅、晉江梧林兩大取景地成為游客“尋味閩南”的首選。石獅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國慶假期前兩天,取景地所在的十里黃金海岸區域吸引12.97萬游客,較去年同期增長近30%。

動畫影片《三國的星空第一部》全方位展現了官渡之戰,河南鄭州中牟縣官渡鎮這個假期迎來游客打卡熱潮。中牟新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局長管世雷介紹,官渡橋、曹公壘等遺址遺跡吸引大量游客。

為持續推動“電影+”業態創新,國慶期間,在全國3000多個鐵路客運車站、4200多組動車組列車的車廂電視上,集中播放影旅主題推介視頻,聯動多條鐵路旅游專線提供出行指引,邀請旅客體驗出行新方式。

交通樞紐成為影旅融合的重要傳播陣地。在江西南昌西客站候車廳,多塊大屏輪播“跟著電影去旅行”系列短視頻。準備前往重慶的吳女士表示,《刺殺小說家2》的取景地和當地火鍋文化共同促成了這趟旅程。

電影《刺殺小說家2》將山城的獨特山水與建筑融入光影,地標性建筑洪崖洞,千廝門大橋、東水門大橋等橋梁景觀,高低錯落的建筑、蜿蜒的街道,展現重慶立體而奇幻的城市魅力。

電影拍攝地、影視基地成為熱門打卡地,有的游客看完電影去景區打卡,也有的游客逛完景區再進電影院,電影和旅游的雙向賦能,電影與旅游熱度相加,帶動消費活力加倍。

科技賦能產業

新質生產力推動生態升級

如果說“電影+”是產業拓展的外在呈現,那么數字化、智能化則是電影產業提質進階的內在驅動力。

我國新質生產力的蓬勃發展為電影工業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提供了強大動力,“電影+科技”的全鏈條融合,從制作端到體驗端都帶來全新變化。一批新型電影制作基地的應運而生,成為國際電影產業新崛起的生力軍。

  • 制作端:全球電影版圖上的新坐標

作為國內首座重工業電影基地,青島影視基地“東方影都”有著完善的影視全產業鏈。截至目前核心區累計入駐影視企業1100余家。《流浪地球》《封神》《抓娃娃》《獨行月球》等一批電影都在這里取景拍攝。

今年國慶檔備受關注的《刺殺小說家2》和已上映的《731》均在青島東方影都完成拍攝制作。《刺殺小說家2》創作團隊將東方影都作為技術落地的核心基地,完成近3000個特效鏡頭制作,涵蓋幾乎所有視效類型。

站在AI技術爆發的臨界點,東方影都聯合高校研發的人工智能系統,將電影創作從“經驗驅動”轉向“數據驅動”。這種對技術前沿的敏銳探索,不僅助力中國電影在AI革命中贏得寶貴先機,也是用硬核科技打造電影的“未來片場”。

不只是青島東方影都,浙江的德清博采AI虛擬影視基地今年7月正式投用。在AI超級引擎的驅動下,傳統的“拍戲場地”重塑為數智化影視工業底座,這也書寫著未來影視的“新”故事。

上海科技影都現已集聚20余個影視專業拍攝基地、40余個特色影視取景點和8000余家影視企業,覆蓋影視創作、拍攝、培訓、宣發等各個環節。其AI創制生態中心充分借助科技力量,打造兼容高科技影視制作、新技術應用、行業人才資源、政策服務功能的創新型產業社區。

除了擁有設施完備的影視制作基地,中國電影更將視野投向太空。中國首部8K太空紀錄電影《窗外是藍星》近期亮相海外影院,引發廣泛關注。為適應太空環境,總臺團隊攻克了火箭發射時劇烈震動防護、艙內存儲與供電、素材天地往返、失重狀態下拍攝運行模式等技術難點,全景式、高清晰度記錄中國航天員長達六個月的太空駐留全過程,給觀眾帶來沉浸式體驗。

  • 放映端:特效銀幕驚艷出圈

技術升級讓影院成為沉浸式體驗的核心場所。在北京,經過升級改造的中國電影博物館以全新面貌迎接客流。大廳里360度環形服務臺方便觀眾一站式咨詢、取票、查詢影訊,新開放的VR空間為觀影之旅增添樂趣。

在擁有北京最大IMAX銀幕的IMAX GT影廳里,新老優質影片輪番上映,許多國內外游客假期專程前來觀影。

在四川成都一家影院里,這塊全國首款曲面CINITY LED電影屏,吸引許多觀眾前來觀影。CINITY LED是擁有核心知識產權的國有自主品牌CINITY電影放映系統的子品牌,能夠為觀眾提供比傳統放映系統更加流暢清晰的畫面及更高亮度的觀影體驗。

  • 場景端:科技讓電影既好看又好玩

除了在傳統電影院里觀看不同類型的電影,這個假期還可以到虛擬影院通過體驗動畫電影新玩法。

戴上XR頭顯,“走進”浪浪山,踏上冒險之旅,在北京798園區的超維視界虛擬影院,人們可以第一視角體驗動畫電影《浪浪山小妖怪》的各種場景。

目前,《浪浪山小妖怪》推出的VR、XR體驗項目已覆蓋全國60余家商業綜合體,探索“電影+XR”的全新商業模式,實現“觀影”與“體驗”的雙向引流,中國電影正在變得既好看、又好玩。

從制作到觀看,從拍攝到體驗,中國電影正在全方位擁抱新技術,借中國新質生產力蓬勃發展的東風,攀登電影產業的技術高峰,成為全球電影發展的一支重要驅動力量。

“電影+美食”“電影+文旅”“電影+潮玩”“電影+科技”……中國電影產業的擴圍提質、轉型升級,離不開政策引導與市場活力的雙向發力。

不久前國務院印發的《關于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促進電影關聯消費”;商務部等9部門印發的《關于擴大服務消費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支持有條件的地方以優質演藝、動漫、游戲、影視作品等線上流量帶動線下場景創新;今年以來,國家電影局聯合多部門開展系列活動,充分發揮電影對提振消費的積極帶動作用。

從一張電影票到一條消費鏈,再串聯起多元產業鏈,中國電影正加速從票房經濟向多元消費生態轉變,成為推動消費升級與產業轉型的重要力量。

電影產業的發展也帶動影院、中國影視制作基地的升級,一批含“智”量很高的新型影視基地應運而生,打造未來片場,成為全球電影版圖上的新坐標和國際電影產業新崛起的生力軍。

編輯:陳占友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欧美精品免费专区在线观看,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精品精品男人的天堂国产
午夜福利精品视频免费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深田咏美 | 在线成年视频人网站观看新 | 亚洲一区国产美女在线 | 亚洲免费乱码视频 | 日韩精品另类图区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