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南沙濕地: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候鳥天堂”

AI視界(以下內容由AI生成,僅供參考)

  • 關鍵詞
  • 簡介
  • 重點
  • 分析
  • 猜你
    想問

9月28日,鳥兒棲息在廣州南沙濕地。新華社記者 肖恩楠 攝

漫步廣州南沙濕地,紅樹成林連蔭,千畝灘涂綿延,鳥類自在棲居——樹、水、鳥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詩意盎然的生態畫卷。

南沙濕地位于粵港澳大灣區珠江入海口西岸,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路線的重要支點,每年吸引近10萬只候鳥棲息過冬,被譽為粵港澳大灣區“候鳥天堂”。近年來,這里持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為候鳥打造越冬停歇、覓食繁衍的“中轉驛站”。

作為廣州市面積最大的濱海紅樹林濕地,南沙濕地根據鳥類習性進行了內部功能分區。“飯堂區”有上千畝低水位灘涂,候鳥季水深維持在10公分左右,便于鳥類從容覓食;“筑巢區”內的紅樹林枝葉茂密,平均高度超過20米,可有效防范天敵侵擾,為鳥類提供安全的棲息環境;“游玩區”則種植了秋茄、木欖、水黃皮、海芒果、桐花樹等生長速度較慢的矮樹林,成為鳥類嬉戲游玩的天然樂園。

9月28日,鳥兒棲息在廣州南沙濕地(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肖恩楠 攝

廣州南沙濕地講解員陳宇佳說,從黑臉琵鷺到斑嘴鴨,越來越多的候鳥在遷徙途中“流連忘返”,選擇在南沙濕地定居落戶、繁衍后代。

據介紹,南沙濕地以構建“科學監測——數據應用——協同發展”閉環體系為目標,聯合高校與科研機構定期開展濕地植被、鳥類動態、環境質量等專項生態監測項目。廣州市人民政府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南沙濕地累計監測到鳥類185種,包括白尾海雕、黑臉琵鷺、東方白鸛、黑鸛、白琵鷺、褐翅鴉鵑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024年,南沙濕地瀕危鳥類黑臉琵鷺觀測數量達91只。

2020年以來,廣州市累計修復濕地面積2000余公頃。南沙濕地內的紅樹林不僅為魚蝦、貝類提供良好的棲息環境,也為候鳥儲備了豐富的食物資源,成為生機盎然的“生命食堂”。(記者仇清漪、肖恩楠、馬曉澄)

編輯:戰旗

AI視界(以下內容由AI生成,僅供參考)

關鍵詞

簡介

重點

分析

猜你想問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欧美精品免费专区在线观看,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精品精品男人的天堂国产
日韩在线免费视频 | 亚洲一级淫片免费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二区不卡 | 亚洲精品国产AⅤ综合第一 在线丰满视频网址 | 真实强奷在线中文 | 中文字幕欧洲另类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