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9月25日訊(記者 王奕婷)“我們熱切期盼各位海歸英才,充分發揮具有國際視野與掌握前沿技術優勢,與坪山發展同頻共振。”9月23日,60余位海歸精英、行業大咖與部門代表齊聚一堂,共同參加“海創坪山·同行筑夢”2025年坪山區海歸創新創業大會。

本次活動圍繞深圳“同行”——深圳僑務助企行動和“歸·家”——深圳市歸國留學人員服務計劃部署要求,結合海歸創業有空間、發展有資源、對接有渠道的實際需求,設置了僑創基地啟用、生態共建計劃發布、海創產品技術展、海創服務大家談等環節,把優質服務和資源送到海歸心坎上。
全新陣地啟用 新僑海歸迎來“成長新家園”
“3、2、1!”在全場的倒數聲中,紅色幕布緩緩掀開,標志著坪山區“南粵僑創基地”交流展示中心正式啟用。

深圳中歐創新中心(以下簡稱“中心”)于2023 年獲評“南粵僑創基地”。隨著青銅劍科技大廈2025年落成,中心在大廈四層打造了全新的僑創空間,設有項目路演廳、交流展示中心、露臺休閑區以及企業孵化辦公區,全方位滿足海創團隊“工作+社交”的發展需求。
深圳中歐創新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心以新的陣地為支點,廣泛鏈接海內外僑界創新創業資源,持續為在坪新僑海歸提供實實在在的優質服務。”
作為區海歸協會會長單位,深圳中歐創新中心自成立以來,累計接洽服務海外科技創新項目超4000個,成功孵化創新企業超50家。今年,中心整合自身資源,推出了僑創加速營、僑海推介會、僑青議事廳等系列品牌活動,持續助力坪山打造深圳東部新僑海歸創新創業高地。
共建海創生態 集結“同路人”
“協會成立五年來,我們與海歸創業者共同成長。”緊扣“搭平臺、促合作、強賦能”三大核心目標,坪山區海歸協會發起“坪山海創生態共建伙伴計劃”,以協會為橋梁紐帶,鏈接創新平臺、孵化載體、海外社群組織、專業服務機構及海創實訓基地五類主體,促進資源共享、能力互補,打破海歸創業者“單打獨斗”的困境,助力海歸在政策對接、融資支持、產業鏈合作上更加順暢。

聚焦海創核心需求,受邀的投融、法律、咨詢及財稅代表圍繞“專業資源如何為海創賦能”開展深度對話,并紛紛亮明渠道、給出資源,解決海歸創業過程中的難題堵點。
在海歸創新創業季活動期間,坪山持續開展系列配套活動,通過創新創業考察、海創服務進園區等方式,助力海歸創業者拓寬視野、對接資源、提升團隊運營與管理能力。“希望通過這些活動,推動海歸服務‘走出去、沉下去’。”坪山區海歸協會會長、深圳青銅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汪之涵表示。

海創成果亮相 供需對接“面對面”
活動現場,21家海歸團隊攜創新成果齊聚坪山,涵蓋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坪山“6+3”重點產業領域,吸引專業機構、部門代表駐足交流。不同于單純的“成果展示”,現場更像是“供需對接會”。
在新能源新材料領域,深圳現象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帶來的“高性能鈣鈦薄膜材料”項目備受關注,企業向產業資本與戰略伙伴遞出“邀請函”,期待共同推進產業化進程;生物醫藥領域,晶準生物醫學的“液體活檢賦能腫瘤精準醫學的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已進入規模化臨床推廣應用階段,企業希望通過業務合作與投融資支持,加速技術普及與產業化布局;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深圳必愛智能生命科技有限公司研發推出的“腦機智能眼鏡”主打數字療法及電子藥物開發,目前已正式推向市場。
“公司目前發展態勢良好,需要拓展業務合作和融資渠道,感謝主辦方為我們搭建了產品展示和資源對接的平臺。”氫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
現場,常宏智慧、信聯健康、中加智能科技等5個優質的海創項目集中簽約落戶南粵僑創基地。這些項目的簽約,不僅推動區外優質創新資源“引進來”,更實現了與區內產業需求的“精準嵌合”,讓留學報國的理想在坪山扎根生長、開花結果。

“從寫報告申請人才房,到拿到鑰匙,僅僅不到20天的時間,這個效率和速度讓我們這些來坪山的創業者非常安心。”安華大數據智慧服務(深圳)有限公司負責人分享道。主辦方表示,針對海歸“創業全周期”的需求,將持續細化服務舉措,提供更多優惠政策和便利條件,用看得見的支持,讓海歸在坪山不僅能“扎下根”,更能“創成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