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9月24日訊(記者 張小臣 通訊員 徐文文 易紅梅)預報首席、氣象主播輪番上陣錄制視頻播報“樺加沙”實時動態以及相關防御提醒;周末總動員兵分多路巡檢、加固重點區域自動站、風廓線雷達等設施;黨員領導干部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應急響應、指揮調度始終沖鋒在前……
9月24日15時,深圳市氣象臺將臺風紅色預警信號降級為黃色。這意味著一場持續多日抗擊超強臺風“樺加沙”的硬仗接近尾聲。在這場不見硝煙的戰斗中,從臺風白色預警升級到紅色預警直至降級為黃色預警,深圳氣象服務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責任與擔當再次得到全方位檢閱,也生動展示“了不起的未雨綢繆”中的氣象力量。
9月23日上午,深圳市氣象局領導一起研判天氣趨勢。圖:謝坤良
精密監測:密切跟蹤臺風風雨動態
“‘樺加沙’已加強為超強臺風級,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7級,目前云系范圍非常寬廣,東西長超過1300公里,南北寬超過1000公里。”9月21日下午,深圳市氣象局首席預報員陳元昭在《防臺莫大意》視頻中說道,同時他還列舉了深圳關于臺風預警的重要時間節點。
臺風路徑精準預測背后,是利用盤古和智霽人工智能預報大模型、高分辨率數值預報系統等技術手段進行綜合研判的結果。當臺風進入深圳影響范圍,就是深圳多源氣象觀測體系發揮作用的關鍵時期。
從海上石油平臺、海島等區域建設的區域自動氣象站到S波段、X波段天氣雷達,以及垂直激光測風雷達,深圳市國家氣候觀象臺觀測部部長劉愛明對深圳氣象各類探測裝備如數家珍,他說,9月20日以來,在深圳市氣象局總體部署下,觀測部兵分多路,巡檢、加固沿海高山等重點區域自動氣象站、國家氣象基本站、國家天氣雷達站等設備。
9月22日上午,緊急加固西涌天文臺天文圓頂和戶外觀測設備。(王棟 攝)
精準預報:支撐防災決策
厲兵秣馬戰臺風是深圳市氣象局全體黨員、干部和職工的頭等要事。9月20至21日適逢周末,深圳市氣象局主要負責人、分管領導和各處室(單位)值班領導、業務人員一同堅守一線,齊聚氣象監測預警預報業務大廳,提前部署超強臺風“樺加沙”的值班值守安排,全局上下緊繃神經,以極限思維打好這場“持久戰”。
9月23日下午,預報員正在更新臺風動態。圖:謝坤良
連日來,深圳市氣象局通過與中央臺、省臺、香港天文臺滾動加密會商,遞進式研判臺風距深圳的距離及對深圳風雨影響,發布5期重大氣象信息快報,第一時間提醒臺風嚴重威脅深圳、存在巨災風險、需提早防御、謀劃“五停”等措施;推出風力變化過程曲線、風雨分布圖等多項精細化決策服務產品,做好防災指揮調度支撐。
9月22日21時,深圳市氣象臺升級臺風黃色預警信號,即刻起從監測到預報再到服務,各崗位均進入雙崗值守,晝夜不停連軸運轉。前不久剛結束強熱帶風暴“米娜”預報值守的首席預報員賀佳佳,是一位有著22年黨齡的80后“老”共產黨員。她還沒來得及補休,又參與到臺風“樺加沙”預警預報工作中,馬不停蹄地趕赴深圳市應急管理監測預警指揮中心,以值班室為家、以雷達屏幕為戰場,緊盯天氣變化。“應急、三防、水務……與我們并肩作戰的單位很多,還有許多同志沖鋒在應急搶險的第一線,這也是這座城市面對災害性天氣考驗的優良傳統。”賀佳佳說。
在精準預報的支撐下,深圳市各區各部門根據臺風預警信號發布節奏,搶抓臺風登陸前窗口期,高效推進各項防御措施。9月22日晚,深圳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停課;漁船、游艇、休閑旅游船等全部回港避風和人員撤離上岸;在建工地全面停工;公園全部采取閉園措施;排查修剪加固樹木;各街道、社區網格管理員按照“網格+氣象”聯動機制緊密排查安全隱患,提前安置低洼易澇區域居民。
南山區沙河街道星河街社區按照“網格+氣象”聯動機制提前安置轄區轉移群眾,全力應對“樺加沙”臺風。圖:魏江波
精細服務:暖心公眾出行
從9月16日開始,深圳市氣象局就依托深圳天氣融媒體矩陣多渠道、多角度發布“樺加沙”臺風的相關視頻,主播講風險,預報首席講原理,各自發揮自身特長,深入淺出娓娓講述,讓臺風實時動態以及風險預警廣泛傳遞,為的就是全民重視,提前防范。
這其中,與深圳市氣象局黨組改革服務機制,克服氣象專業術語障礙,整合科普力量,建立專業化氣象融媒體科普密不可分。為了讓氣象信息被廣大受眾“收得到、看得懂、用得上”,深圳市氣象局建立預報服務大平臺會商機制,通過內部跨部門會商,整合預報和服務資源,觀測部門整理實況數據、減災部門搜集相似個例歷史災情、氣候部門分析氣候背景、預報部門負責預報和風險研判,將所有涉及預報和科普的信息匯集,再依托“中央廚房”強化多部門聯創機制,局領導負責把控重大天氣過程中的科普方向和重要選題,快速形成一道道因應天而動的公眾氣象服務作品。
深圳天氣關于“樺加沙”臺風的各類視頻備受關注,截至9月24日12時該視頻播放量達1400萬人次。圖:謝坤良
截至9月24日12時,深圳天氣融媒體閱讀/點擊量8.67億次,部門調用數據1.41億次;短視頻播放8250萬,百萬爆款視頻達19條,《“樺加沙”致災風險直逼“山竹”》單條超過1400萬;《警惕“平靜假象”!超強臺風“樺加沙”正步步逼近!》單條播放量超1000萬。聯合應急管理局共創《超強臺風“樺加沙” 防御攻略》視頻播放量超800萬。
氣象預警預報服務信息實現“靶向準、速度快、覆蓋全”目標同時,也滿足公眾對氣象信息便捷化、個性化和準確性需求。有網友在深圳天氣視頻下方評論:“臺風路徑盡在掌握之中,何時出門何時居家一目了然。深圳能夠打贏‘樺加沙’這場硬仗,離不開氣象人的未雨綢繆以及責任和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