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5周年之際,由深圳報業集團出版社聯合“學習強國”深圳學習平臺推出的大型訪談節目《破局者說:深圳創新創業故事》,聚焦于這座城市創新創業浪潮中的標桿人物與故事。本期節目走進深圳碼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對話創始人兼CEO黃鼎隆。
從微軟、谷歌的技術精英到AI創業先鋒,黃鼎隆帶領碼隆科技深耕人工智能領域,以“AI+教育”為核心方向,成功將世界級算法落地中國千校,推動教育公平與質量提升。他的創業歷程,不僅是一次技術落地的實踐,更是一場關于創新、破局與使命的深度探索。
技術破局:從海外受阻到國內扎根
2020年前,碼隆科技主要布局海外市場,尤其在零售領域的AI商品識別技術已取得顯著進展。然而,國際環境的突變讓公司面臨嚴峻挑戰。“歐美市場對中國的AI公司基本上關上了大門,”黃鼎隆回憶道。這場危機卻成為轉型的契機。團隊迅速將技術重心轉向國內,發現基礎教育中的實驗操作評分場景與原有技術高度契合。當時,教育部正推動實驗操作納入中考,但人工評分存在效率低、主觀性強等問題。黃鼎隆帶領團隊將AI物體識別技術適配于教育場景,開發出教學評一體化系統,實現實驗操作的自動評分,極大提升了效率與公平性。經教育部門復核,人機評分一致率接近100%,成為AI賦能教育的標桿案例。
創新內核:以AI促進教育優質均衡
黃鼎隆認為,AI的核心價值在于解決教育資源不均衡的痛點。“既要提升教育質量,又要做到均衡與公平,在過去是難以兼顧的,”他說,“但AI提供了解決這個問題的鑰匙。”碼隆科技的AI系統不僅提升了評分效率,更通過算法融合沿海發達地區的先進教學理念,為偏遠地區帶去硬件與軟件的雙重升級。此外,AI還能實現個性化教學支持,彌補教師精力有限的短板。“它的資源幾乎是無限的,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教育支持,”黃鼎隆強調。從地區均衡到校內因材施教,再到家庭教育輔助,AI正成為推動教育普遍優質均衡的關鍵力量。
創業哲學:深圳基因與技術信仰
黃鼎隆的創業選擇深受深圳成長背景的影響。“在深圳長大,我從小就感到周圍日新月異,總是有新事物涌現,”他坦言,“這給人一種勇氣: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實現一件事。”當他看到深度學習的技術浪潮時,毅然選擇創業。深圳的硬件生態、營商環境與人才優勢,為AI創業提供了絕佳土壤。“深圳具備AI創業需要的一切要素,”黃鼎隆說,“尤其是‘問題不過夜’的文化——供應商通宵調試產品、團隊極限沖刺的案例,在其他地方難以想象。”他認為,深圳的開放包容與務實精神,是技術落地與創新的核心支撐。
未來愿景:以人為本,走向世界
面對AI教育的未來,黃鼎隆設想了一個“無處不在的AI空間”,其中技術始終服務于人。“AI不應該是取代人的,而應該是增強人的,”他說,“關鍵詞是‘以人為本’。”他希望碼隆科技能助力師生駕馭AI浪潮,更期待將中國原創的“AI+教育”產品推廣至全球。“打造以人為本的AI標桿,構筑深圳人工智能先鋒城市新優勢,”這是他的終極目標。
從技術精英到破局者,黃鼎隆用AI推開教育公平之門,詮釋了深圳創新者的膽識與擔當。他的故事,是深圳經濟特區45年創新創業精神的縮影,更是一場關于技術如何向善、如何惠及每一個人的深刻實踐。
(劉悠揚 林潔楠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