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8月31日訊(記者 胡津瑋)在運核電機組86.3%的WANO指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研發投入強度達3.8%,戰新產業營收占比超過84%,國際業務收入占比超23%……8月29日,中國廣核集團發布了《2024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這是中廣核連續第14年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系統呈現了企業在安全發展、科技創新、綠色低碳、員工成長、社會和諧等方面的履責實踐與成效。
作為一家以核能為特色的清潔能源企業,中廣核始終以高水平安全護航高質量發展,堅決守牢企業發展生命線。報告顯示,2024年中廣核28臺在運核電機組保持安全穩定運行,86.3%的WANO(世界核電運營者協會)指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其中14臺機組綜合指數滿分,超90%機組強損指標達世界先進水平,創歷史最優。境內新能源新增裝機1153萬千瓦,風電利用小時數超行業平均水平5%以上,多項優質工程高效推進。
中廣核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成效顯著。2024年,集團科技活動經費投入58.6億元,研發投入強度達3.8%,全年獲授權專利1372項,包括中國專利金獎和銀獎各1項、優秀獎4項,戰新產業營收占比超過84%,創新動能全面迸發。
在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長三角地區,中廣核分別圍繞核能、新能源、核技術和數字化布局的三大研發平臺建設有序推進。中國南方原子能科學與技術創新中心中山基地實驗廠房提前驗收投用,先進核電原創技術策源地獲國務院國資委批復。中廣核光熱研究院實現實體化運作,大開口熔鹽槽式光熱試驗平臺開工建設。長三角新興產業技術創新中心設立質子醫療科技戰略專項加速成果轉化,實現國內首座商用多室質子治療設備核心設備下線。
在“走出去”方面,中廣核持續拓展全球布局,國際業務收入占比超23%,覆蓋2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4年,中廣核南非TFC一期光伏項目、老撾北部互聯互通清潔能源基地一期100萬千瓦光伏項目相繼開工,“一帶一路”綠地開發再獲突破。
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底,中廣核清潔能源在運裝機容量近1億千瓦,全年上網電量3494億千瓦時,等效減排二氧化碳約2.7億噸,相當于植樹超過78.6萬公頃。積極探索“新能源+”創新模式,推進“光伏治沙”生態治理與“伏羲一號”風漁融合示范項目,走出一條生態、經濟與社會效益協同的綠色發展新路徑。
中廣核堅持“建設一個項目,帶動一地經濟,造福一方人民”,深入推進廣西凌云、樂業中央定點幫扶,積極在廣東、福建、新疆、內蒙古等省區開展鄉村振興工作,累計援疆援藏援青投資超480億元,于5省區開設31個“白鷺班”幫扶近3500名學生,連續七年獲中央單位定點幫扶考核最高等次“好”。境外履責方面,中廣核堅持“一國一策”打造一攬子海外履責新模式:2024年,馬來西亞“埃德拉助學計劃”惠及26所小學1600名學生,老撾“螢火計劃”重點工程“CGN路”正式通車,巴西“蒲公英計劃”預計覆蓋社區數十萬人,以一系列“小而美”的民生項目彰顯中央企業的國際責任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