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8月22日訊(記者 趙文碩 林恒鑫 王斯涵)深圳人的周末有多嗨?演唱會、馬拉松、電競賽……2024年全市狂攬1500場大型活動,平均每天一場萬人狂歡!但人山人海中,深圳竟能實現25分鐘極速散場、黃牛票“強實名”秒殺?
8月21日,深圳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隊政委柴衛平做客深圳市政府門戶網站“政民通”在線訪談直播間,圍繞“守護安全,護航發展”主題,揭秘那些藏在熱鬧背后的硬核安保科技與走心管理細節。
2024年深圳活動成績單:瘋狂+安全=滿分體驗
2024年,深圳各類大型群眾性活動的數量和規模同比均大幅增長。各類體育賽事、演唱會、音樂節等470余項、1500余場次大型活動順利舉辦,活動數量同比上升8%,參與人數1700余萬人次。其中,萬人以上活動就達到410余場,平均每天至少一場,是近年來峰值。
這背后,都有深圳公安“細致、精致、極致”的保駕護航,全程“風險評估+精準方案+多警種聯動”。同時,公安機關對“黃牛”重拳出擊,專項打擊倒票、炒票、滋事擾序等違法犯罪行為。用“萬無一失”的態度,杜絕“一失萬無”的可能。
“人地事物”四維評估 構建大型活動安全防護網
大型活動安保無小事,風險評估是核心。對“人”“地”“事”“物”進行全面安全評估。確定每場活動的風險等級,持續完善“一活動、一專班、一方案”的精準監管機制。
對“人”:科學預估參與人數,合理配置安保力量,針對老人、兒童等特殊群體設置專屬服務區。
對“地”:嚴格審核場地安全條件,優化進出通道設計,確保緊急疏散能力達標。
對“事”:制定30余類應急預案,涵蓋人群擁擠、設備故障、極端天氣等突發情況。
對“物”:加強道具、設備安全檢查,嚴禁攜帶易燃易爆、管制刀具等違禁物品入場。
“政民通”訪談活動現場。
公安機關通過實地踏勘和綜合評估,指導主辦方合理規劃場地進出通道、觀眾座位布局,制定相應應急措施,確保人員流動順暢,避免擁堵和踩踏事故。每場活動開設現場指揮部,統籌多警種聯勤聯動。
同時,開展安保企業、職業經理人業務輪訓,落實安保人員實名上崗等規定,及時發現整改各類隱患,以各方責任落實倒逼各項措施落實。
在線審批:報備流程高效透明
當前,演出市場快速發展,各類大型演出活動大量增加,深圳公安建立健全審核許可機制,事前嚴把審批、風險評估、安全檢查等環節,全力把好大型活動入口關。其中,1000人至5000人由區公安分局受理和審批,5000人以上由區公安分局受理、市公安局審批。
據了解,深圳市大型活動報備審批流程已全面優化。市民及活動主辦方可通過市公安局官方網站或政務公開網提交申請,依托數字化技術搭建在線審批平臺實現全流程線上辦理。公安部門嚴格落實“誰舉辦、誰負責”原則,通過實時跟蹤、快速反饋機制,大幅縮短審批時間,提升服務效率。
安全疏散:“三道防線”+“黑科技”雙保險
為最大程度提高大型活動安全系數,深圳公安創新建立圈層防控的安保模式,織密筑牢“三道防線”,覆蓋了活動場地周邊、場地出入口、場地內部等區域,實現全方位安全監管,確保能及時發現并處置各類突發狀況。
“定人定崗+智能調度”:嚴格落實定人、定崗、定責,結合信息化手段,確保周邊警力“一鍵響應”、指揮調度“一貫到底”。同時,民警提前模擬情景,在出入通道設置隔離設施,實現有效分散、疏導人流,分口分區有序離場。
“嚴打黃牛”:針對炒票倒票、非理性追星、不文明觀演等問題,深圳公安加強與文旅、應急、消防、交通、城管等部門的協同聯動,嚴格實行“強實名”票務管理機制,凈化市場環境。
深圳公安全力建立“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運行模式,將大數據實戰賦能運用到大型活動安保工作中。
“低空奇兵”:深圳公安創建8支“無人機空中警務隊”。在活動現場,增加無人機監測和廣播等科技設備,提高人流、車流疏散效能,從以往的50分鐘散場提速至25分鐘內散場完畢。
“大數據賦能”: 運用大數據分析整合交通、氣象等多源信息,提前預測影響活動安全因素;指導場館加裝配套高清探頭,監測人群聚集風險,并加強發現處置違法犯罪人員。
典型案例:深圳馬拉松安保實踐
深圳馬拉松已成為深圳王牌賽事。2024年是“深馬”十周年,這場賽事跨越福田、南山、寶安和前海4個區域,總參賽規模為2萬人。
賽事期間,深圳公安以“建立高效溝通協調機制”,推動成立由公安、消防、醫療、交通等多部門組成的聯合安保指揮中心,與文旅、體育、商務等部門建立事前溝通、聯合勤務等工作機制,明確職責、共享信息、協調行動,統一指揮,迅速響應,協同作戰。
同時,針對大型活動中最重要的人車動線規劃,深圳公安聯動相關部門,實地踏勘,優化安保,科學規劃交通路線,加強外圍車輛疏導和秩序管控、滾動管控,高效降低賽事對市民出行的影響。
掃描查看直播圖文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