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云上見 | 打造華南首個騎手友好社區,福城街道探索基層治理新模式

AI視界(以下內容由AI生成,請供參考)

  • 關鍵詞
  • 簡介
  • 重點
  • 分析
  • 猜你
    想問

深圳新聞網2025年8月21日訊(記者 吳臻 梁盈豪 實習生 李曉雅)近日,深圳市龍華區“政務云上見 互動零距離”在線訪談活動上新,本期邀請到福城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馬慶賀,聚焦福城街道在華南地區率先打造的“騎手友好社區”,探索服務新就業群體的有效路徑。

切實解決騎手難題 打造便利友好社區

據介紹,福城街道大水坑社區位于富士康和華為廠區中心地段,管理人口超7.8萬人,外來人口占比高達93.5%以上。轄區餐飲門店眾多,訂單配送需求龐大,聚集了約1600名相對固定騎手,其中穩定居住的約750名。騎手們日常面臨著“進門難、充電難、休息難、就餐難”等現實問題,這不僅影響了他們的工作效率與生活質量,也對社區秩序構成了潛在挑戰。

馬慶賀表示,為切實解決這些問題,福城街道于2024年2月正式啟動大水坑騎手友好社區建設項目,圍繞騎手的實際需求,從信息、設施、人際、制度“四個友好”維度發力,通過平臺、社區、物業共建共治,構建貼心服務設施和機制,改善騎手工作環境,提升他們的社區歸屬感,同時促進社區治理創新,最終實現居民便利、騎手舒心、社區有序的多方共贏。因此,大水坑社區成為華南首個掛牌的“騎手友好社區”,也是街道的示范點。

線上線下雙線并進 破解騎手“尋址難”痛點

馬慶賀表示,“四個友好”是項目的核心理念。在信息友好方面,福城街道主要做了兩件事:

一是智慧賦能,優化線上信息。福城街道聯合美團平臺,對線上APP內的樓棟位置、出入口、便利設施等信息進行同步更新,優化配送推薦路線,幫助騎手快速精準獲取有效信息。

二是線下導引,設置清晰標識。在社區入口、商業街區、快遞外賣集中配送點等關鍵位置,設置221處醒目的騎手友好標志標識,繪制粘貼20余處線下“騎手友好線路圖”,并確保信息同步至騎手線上APP。線上線下的結合,大大提升了騎手找樓棟、尋路徑的效率,破解了“尋址難”的痛點。

三大設施拓展友好生態 織密新業態服務網

馬慶賀表示,設施友好是福城街道夯實服務基礎的關鍵環節,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打造溫馨服務陣地。福城街道建設了3個暖蜂驛站,其中一個為24小時開放的“騎士加油站”,打造了13家騎手友好園區。站點配備了飲用水、冷暖氣、免費WI-FI、免費熱飯、休閑娛樂、臨時維修、緊急救助等設施,成為騎手們“冷可取暖、熱可納涼、累可歇腳”的“暖心避風港”。

二是解決能源補給難題。通過廣泛鋪設充電換電網絡,布設79處充電樁(共2216個充電口)和27處換電柜(共454個換電口),讓騎手“隨處可充電、隨時可上崗”。

三是優化末端配送與停車。福城街道合理規劃14處新業態專屬停車位,投放10個騎手便捷送餐架,并在部分不允許騎手進入的工業園區協調設置送餐架,有效緩解“停車難”和末端配送難題。陣地與設施串點成線、串線成片,織密了服務保障網。

多維關愛 為騎手幸福“充電”

人際友好是增強騎手幸福感、獲得感的核心。福城街道以“小哥工作室”為活力平臺,開展了一系列關愛活動:

一是生活關愛解難題。街道社區大力鏈接轄區資源,打造“愛心餐日”機制,每周三、四供應,累計開展活動69場,配送超6000份餐食;協調愛心物業房東,建設11棟共1246間質優價廉的“騎手友好樓棟”,解決居住難題;鏈接34家愛心商鋪建成“暖蜂窗口”,提供就餐、理發、修車、修手機等8.8折優惠,首創龍華區第一家“騎手友好自助洗車點”。同時常態化開展“節慶關愛”“717騎士節”等活動60余場。

二是家庭關懷減負擔。申請美團基金支持,開展“袋鼠寶貝計劃”等騎手家庭關愛活動320場,提供子女課后托管、課外活動等綜合支持,解決騎手工作育兒難兼顧問題。

三是身心健康促提升。開設心理減壓小課堂,提升騎手自信。同時,加大“E路守護”、交通安全知識、心肺復蘇和AED急救及消防演練等培訓力度,增強騎手在復雜環境中的生存及救援能力。

四是技能培訓促轉型。依托AI夜校,為新就業群體開設職業技能提升課程,在提升職業規劃與自我認知能力的同時,增加騎手業余的收入,也幫助大家增強就業競爭力,把握更多的職業轉型機會,拓寬未來發展空間。

三方共建+積分激勵 構建騎手參與社區治理長效新機制

制度友好是項目長效運行的基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構建共建共治機制。社區、平臺、站點簽署了《“騎手友好社區”三方共建備忘錄》,推動7個園區(小區)物業簽訂《共建倡議書》,構建了四方聯絡機制,確保訴求有渠道、溝通有平臺。常態化召開騎手懇談會、暖蜂茶話會,收集并解決道路維修、餐架設置等需求,解決率高達95%以上。

二是創新激勵融入機制。推出線上“積分銀行”,鼓勵騎手通過參與社區治理、志愿服務、愛心活動獲取積分兌換禮品,讓“小積分”匯聚“大能量”。

三是培育治理新生力量。建立430余人的社區騎手志愿者服務群,充分發揮福城街道新就業群體流動黨員第二黨支部和“小哥先鋒隊”的作用,組建372人騎手志愿服務隊。騎手們化身“移動探頭”,在工作間隙動態收集上報消防安全隱患、環境衛生、食品安全、交通事故等問題200余條,處置率達到100%,真正實現了新就業群體由“管理變量”向“治理增量”的轉變,“社區為我、我為社區”的治理格局初步形成。期間也涌現出騎手英勇救火、合力抬車救治傷患、護送走失兒童等眾多暖心故事。

福城街道騎手友好社區服務升級 治理創新雙豐收

經過一年多的探索實踐,福城街道該項目取得了積極成效:一是騎手體驗顯著優化。“四個友好”維度的問題得到有效緩解,騎手歸屬感、幸福感、獲得感明顯提升。

二是社區治理效能增強。騎手深度融入社區治理,成為發現問題的“眼睛”和處置問題的“幫手”,累計上報處置問題200余條,處置率100%,社區秩序更加良好。

三是品牌效應逐步顯現。項目作為華南首個掛牌的騎手友好社區,累計接待各級調研參訪團18次,接受各類媒體專訪7次,各種媒體報道53篇,建設經驗獲評較高。新就業群體第二流動黨員黨支部書記陳偉獲評2024年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其事跡《來了就是深圳人》入選《深圳市新興領域黨建案例》。大水坑社區暖蜂驛站被評為2024年度深圳市智能化暖蜂驛站和2024年度廣東“省級最美工會驛站”。

下一步,福城街道將持續深化“四個友好”,優化服務,探索創新:一是宣傳推廣再深化。線下推進“騎手友好一條街”建設,設置打卡墻、景觀小品、完善交通標識等;線上利用社區視頻號推出宣傳視頻,挖掘打造1-2名社區“網紅騎手”代言人。二是設施服務再升級。繼續盤活閑置用地增設充換電設施;完善暖蜂驛站,配置萬能工具箱、防暴裝備、雨具等,讓驛站功能更全。三是服務精耕再發力。加強騎手志愿服務隊建設,深化積分獎勵與“民意速辦”結合,將騎手打造為“食品安全監督員”和“路面安全急救員”;持續開展懇談會、生日會、技能培訓、就業幫扶、子女托管等服務,做細做實“暖新”關懷。福城街道將繼續堅持黨建引領,落實“強新、暖新、護新、凝新、融新”行動,不斷完善服務機制,拓展服務內涵,努力將騎手友好社區建設成為新就業群體的溫馨家園和社區治理創新的樣板,為城市社區治理現代化貢獻更多“福城經驗”。

編輯:彭桂紅 王容責任編輯:戰旗

AI視界(以下內容由AI生成,僅供參考)

關鍵詞

簡介

重點

分析

猜你想問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欧美精品免费专区在线观看,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精品精品男人的天堂国产
野外少妇愉情中文字幕 | 亚洲va中文字幕欧美 | 亚洲成Av人片乱码色午夜在线 | 三上悠亚AV福利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欧美综合久久 |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