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7月8日訊(記者 林玟珊 翁任瑩)300余種產品廣泛應用于各級醫療機構,國內三甲醫院覆蓋率約70%,全國排名前100的醫院有74家是該公司用戶,產品已遠銷117個國家和地區。
交出這一份優秀成績單的企業,是深圳市亞輝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亞輝龍)。記者走進該公司了解到,作為中國體外診斷行業的引領者,亞輝龍在深圳這片創新沃土上深耕了十七年。成立之初,亞輝龍抱著成為中國體外診斷行業的民族企業的目標,力爭通過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通過知識產權賦能,打破海外行業巨頭在中國醫療市場的壟斷,掌握關鍵技術,讓老百姓看病更便捷。面對當時國內被國際四大巨頭公司占據了90%的市場,相關技術被封鎖的背景下,亞輝龍通過自主創新這條路,在激烈的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
專利打破了國外企業的壟斷
亞輝龍在第二十五屆中國專利獎評選中,獲得銀獎的項目是:“吖啶標記結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化學發光免疫檢測試劑盒。”
據亞輝龍副總經理、研發負責人、獲獎專利第一發明人錢純亙介紹,獲獎專利的核心技術是通過在吖啶標記時,創新性地引入特殊的雙功能交聯劑、活性連接載體,克服了小分子吖啶酯標記效率低、無法定向標記、批間差異難控、靈敏度低等技術問題,將專利技術應用于檢測試劑產品中,提高產品的穩定性、靈敏度和特異性。
“回顧研發過程,在亞輝龍的研發團隊進行多次頭腦風暴后,最終決定嘗試引入中間載體和特異性雙功能交聯劑,以規避上述標記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錢純亙說。然而,中間載體及特異性雙功能交聯劑的選擇變得尤為關鍵。團隊成員通過廣泛閱讀大量文獻,并對上百種交聯劑和數千種相關蛋白的基礎性能進行了系統性的研究和分析,最終在專利技術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獲獎專利的產品在直接化學發光免疫分析領域打破了國外企業的壟斷。特別在總體自身免疫診斷產品的應用市場上,占據了我國18%的市場份額,鞏固了亞輝龍在國產自身免疫檢測領域第一品牌的地位。
目前,應用這項高價值專利技術開發的產品已有兩百余種,涵蓋自身免疫、生殖健康、肝病檢測、糖代謝疾病檢測、心腦血管檢測、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檢測、腎病檢測等七大特色診斷及常規診斷業務領域。相關的產品已經進入國內四千多家醫療機構,平時如果到醫院進行一些抽血的檢測,醫生通過血液的檢測結果來評估我們的身體狀況,比如是否有病毒感染、細菌感染,或者其他的一些疾病時,都會用到這件專利技術的產品。靈敏度高、特異性強的產品可以更好地輔助醫生做出更準確的判斷。
知識產權是重要的“戰略武器”
全球體外診斷試劑的規模巨大,2024年,國外企業占據全球IVD市場份額近80%。在中國市場,以免疫診斷細分領域為例,國際四大巨頭企業占據國內診斷市場約65%份額,國內廠商占據約35%。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市場,對于中國的診斷企業來說,市場前景廣闊,競爭亦非常激烈。
“亞輝龍的含義,就是成為沖出亞洲的一條光輝巨龍,這正印證著我們創新進取的初心。”亞輝龍董事長胡鹍輝說,從產品的市場需求調研開始,知識產權活動便開始發揮作用。風險防御、技術創新、市場突破,都離不開知識產權。知識產權是公司核心競爭力的基石,也是公司戰略的核心組成部分。它不僅僅是防御侵權的“盾牌”,更是主動塑造市場、驅動增長、構建壁壘的“戰略武器”,讓企業通過自主創業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
“未來的市場競爭是知識產權之爭。”胡鹍輝指出,結合科技創新與知識產權工作實際情況,亞輝龍持續完善公司知識產權制度,健全知識產權管理和執行體系,逐步促進公司研發人員的科技創新積極性,促進知識產權的發明和運用轉化能力;增強知識產權的保護能力,積極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強化公司內部知識產權宣傳和培訓工作,樹立知識產權的意識,形成尊重知識,尊重創新,誠信守法的知識產權文化。
據悉,亞輝龍是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公司于2017年獲得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證,從研發、生產、經營等各個環節對知識產權進行有效的監督和管控。目前通過了ISO 56005 創新與知識產權管理能力認證,將知識產權創新戰略納入公司的經營戰略,不斷加強自身的知識產權創新意識、保護意識,為公司的創新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截至2025年5月31日,集團申請專利731件,其中PCT專利64件,發明專利433件,授權專利256件。
企業扎根深圳多年,胡鹍輝對深圳的知識產權氛圍贊不絕口。他說:“深圳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促進和保護,是促進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有力支撐。深圳作為中國創新引擎,其知識產權生態的持續升級為企業提供了公平的、自由的創新環境。我們已切身感受到在這種環境當中所獲得的支持。在良好的營商環境下,企業可以加大研發投入,加速技術壁壘構建,加緊產學研融合的技術產業化,加強法律風險防控,提高核心競爭力,塑造品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