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7月8日訊(記者 林玟珊 魏梓晴)在比亞迪位于深圳的公司總部,經常迎來從各地慕名而來的參觀者。在專利墻上,“技術為王 創新為本”的大字格外醒目,墻上陳列了1250份專利,這只是比亞迪已經申請的數萬份專利中的一部分。據統計,截至2025年5月,比亞迪累計申請專利6.4萬件,累計授權3.8萬件,平均每天申請42件,每天授權20件。比亞迪通過自主創新,搶占一個又一個戰略制高點。
專利成果搭載全系純電車型經濟效益超5000億
比亞迪在第二十五屆中國專利獎評選中獲得兩項金獎。獲得第二十五屆中國專利金獎的集成式熱管理系統全球首創基于電池冷媒直接換熱的一體化熱管理架構,該架構實現通過冷媒一種介質打通熱泵空調和電池系統,同時還能充分回收利用電驅動總成的余熱,再結合智能化的高效熱管理策略,可實現整車高能效一體化的熱管理,成功攻克電動汽車高低溫續航問題,實現從電動汽車“禁區”向“示范區”轉型,專利成果已搭載于比亞迪全系純電車型,經濟效益超5000億,助力電動汽車成為培育新質生產力的典范。
專利在研發過程中,歷經千辛萬苦。
專利金獎項目中的集成式熱管理系統,屬行業首創。在研發之初,毫無經驗可供借鑒,面臨著諸多棘手難題。例如,確保電池系統的均溫性,以及保障電池與空調雙開并聯工作時系統控制的穩定可靠,實現難度極高。此外,這類大系統級的方案開發,高度依賴比亞迪垂直整合的優勢。開發過程中,比亞迪組建百余人的高級專家與專業工程師團隊。團隊成員扎根一線,齊心合力、攻堅克難,逐一破解技術瓶頸。該技術方案一經亮相,瞬間在行業內引發廣泛關注,眾多廠商紛紛投身研究,力求在這一創新領域搶占先機,推動行業技術革新邁向新高度。
技術創新、知識產權與商業戰略協同發展推動新能源產業革新
近年來,深圳在生物醫藥、新能源、通訊、互聯網、智能機器人、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推動深圳市創新主體在技術創新領域結出碩果。其中,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崛起,堪稱近十年來中國在全球產業競爭中取得的最亮眼成績之一。新能源車龍頭企業如何通過產品創新加快產業布局?
據比亞迪知識產權及法務處總經理趙杰介紹,比亞迪秉承“技術為王,創新為本”的發展理念,深度布局汽車、電池、電子、軌道交通等戰略領域。近年來憑借DMO超級混動越野平臺、云輦系統、易四方技術平臺、CTB電池車身一體化、刀片電池等接二連三的重大技術創新,實現了厚積薄發大發展。同時以價值為導向構建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制定與技術標準共建。持續將技術創新、知識產權與商業戰略深度協同,推動新能源產業的革新與發展。
比亞迪在研發上持續重金投入,在電子、電池、汽車、軌道交通等領域成功構建核心技術體系。趙杰說,比亞迪將“用技術創新,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企業使命;將推動實現三大綠色夢想、持續改善全球生態環境、造福全人類視為最重要的社會責任。基于這份使命與責任,比亞迪高度崇尚技術并鼓勵創新,把創新作為推動公司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我們設立了11個研究院,現有12萬名研發工程師,他們每天不斷地思考、創新,比亞迪創新理念早已深入員工骨髓。公司同樣以消費者滿意為目標,按照‘探索一代、儲備一代、量產一代’的思路,快速推動技術持續更新迭代,保持技術與產品的優勢地位,為消費者提供極致體驗,最終改變生活,改變世界。”
據趙杰介紹,比亞迪通過持續投入技術創新與知識產權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去年,研發投入542億元,同比增長36%,創歷史最高,累計研發投入超1800億元。比亞迪以自身知識產權實踐,牢筑技術創新的守護基石,護航企業全球化發展。
“深圳良好的知識產權環境對企業意義重大,企業創新成果得到充分保護,有力激勵其持續創新,保障企業安全經營。”相關負責人表示,比亞迪將扎根深圳,放眼全球,在知識產權賦能驅動下,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實現創新突破與成果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