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6月19日訊(記者 湯莎 通訊員 魏楚昀)“阿姨,您看這個‘高息理財’宣傳單,但凡承諾‘保本高收益’都是陷阱!”在福田商圈的熱鬧人群中,中國人壽壽險深圳市分公司(以下簡稱“深圳國壽”)工作人員正通過情景模擬,為駐足的老年人拆解非法金融活動的偽裝。
6月15日,一場以“守護養老錢袋子·保險護好幸福家”為主題的公益宣傳活動在福田商圈上演。這場由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深圳監管局指導、深圳市保險業協會與深圳特區報社聯合主辦的集中宣傳,不僅響應了“6·15防范非法金融活動集中宣傳日”部署,更以預熱“7·8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為契機,吸引30余家保險機構通過商圈輻射效應聯動參與,用沉浸式互動為市民送上防非“安全錦囊”,筑牢城市金融安全屏障。
商圈里的防非“游樂場”:當反詐知識遇上潮玩體驗
活動現場變身“金融安全實驗室”,科普學習區的反詐微課堂正播放著真實案例改編的情景劇,老年觀眾盯著屏幕低聲討論;游戲互動區的“智慧搶答”前圍滿了挑戰者,“虛擬幣交易詐騙有哪些特征?”“預付式消費陷阱怎么躲?”等問題通過趣味問答深入人心;最吸睛的AI拍照機前,市民手持標語手牌打卡,在朋友圈自發傳播防非知識。深圳國壽紀委書記、黨委委員柳順峰帶隊穿梭在人群中,一邊發放印有防非知識的宣傳手冊,一邊向老年群體叮囑:“天上不會掉餡餅,陌生鏈接別亂點!”
最具創意的“沉浸式打卡集章”環節,將黃金珠寶詐騙、虛擬幣陷阱等場景轉化為互動任務。而非遺文化區的漆扇制作攤位前,市民正將印有防非知識的扇子浸入染缸,讓美麗的圖案在傳統漆藝中漸次顯影,于非遺體驗里加深防非認知。另一邊,深圳國壽通過圖文展板與案例解說牌,將多個風險場景進行可視化呈現,不少市民對照展板知識核對手中的理財信息。同時,現場還引導市民掃碼參與第五屆防非知識答題賽,讓“以賽促學”成為遠離非法集資的“實戰演練”。
從職場到社區:深圳國壽防非宣教的“雙向滲透”
作為金融央企,深圳國壽早已將防非宣教融入日常。對內構建“培訓+競賽+考核”體系,通過系統化、常態化的方式,將風險合規意識深植于每一位從業人員的職業基因。僅2025年以來,深圳國壽高密度、高質量地組織開展了170余場專題培訓,覆蓋6500余名從業人員,實現了關鍵崗位人員的全面覆蓋與深度浸潤。通過短視頻挑戰賽、知識答題賽等創新形式,讓員工成為防非“活字典”。
對外則以“金融為民”為出發點履行企業社會責任,與周邊社區構建“資源共享、宣教聯動”的防非共同體,系統推進“送保障、送關愛、送服務、送崗位”的“四送”工程與“聯合黨建、關愛活動、保險保障、金融需求進企業”的“四進”行動。創新打造“三維滲透”模式,走進多個社區、企業和老年活動中心,用“游戲化交互+文創周邊+場景演練”組合拳,開展了55場金融知識普及活動,覆蓋市民4900余人次,讓理性投資觀念真正扎根市井街巷。
當暮色降臨,福田商圈的防非宣傳牌亮起暖光,幾位剛參加完活動的老人圍在一起分享心得。“今天學的‘投資三不’要記好:不貪小利、不盲跟風、不慌轉賬。”李阿姨邊說邊把宣傳冊拍照發給外地的女兒。這場以商圈為起點的安全守護,正如同一棵在市民意識中悄然生長的“虛擬防非之樹”——每片飄落的“知識葉片”上,都凝結著市民主動承諾遠離非法金融的認知印記,而根系深處,是金融央企用持續行動澆灌的全民防非生態。(深圳國壽供圖授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