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4月23日訊(記者 何亞南 曾思達 王茜)4月22日,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盛宴在深圳市寶安區寶安小學(集團)寶安小學上演。由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與深圳新聞網聯合主辦的2025“中華文化少年說”活動在該校舉行,小選手們不僅用流利的英語講述傳統文化,更通過精致的妝容和精美的服裝道具,帶來沉浸式的文化展演,讓觀眾仿佛穿越時空,感受中華文明的獨特魅力。
活動現場,小選手們圍繞傳統技藝與文化主題展開精彩講述,內容涵蓋滾鐵環、風箏、非遺漆扇、陀螺和油紙傘等富有中華特色的文化符號。有的學生不僅用流利的英語介紹滾鐵環的歷史與玩法,還現場展示了這項傳統游戲的樂趣;更有選手結合油紙傘的優雅韻味,表演了一段唯美的傳統舞蹈,贏得陣陣掌聲。非遺漆扇的精美工藝、風箏的千年傳承、陀螺的競技趣味……一個個生動的主題,在孩子們自信的表達中煥發新活力。
賽后,參賽學生張沁予向記者分享了學好英語的秘訣,“我會多聽、多讀、多說,平時可以在家里看一些英文電影和紀錄片,比如BBC的紀錄片,以及《功夫熊貓》《小鬼當家》等。”
據了解,寶安小學構建了“科研引領—課堂創新—文化實踐”三維一體的育人模式,落實“立德樹人”的育人目標。寶安小學辦公室副主任、英語科組長朱宴云表示,目前,學校正開展“中華文化傳統融入小學英語教學”的課題研究,創新“5e教學模式”并融入課堂,同時通過英語文化節等實踐活動為學生搭建用英語傳播中國文化的平臺。她認為,“中華文化少年說”活動與學校“三維一體”育人模式高度契合,以游藝、藝術、工匠、舌尖四大中國智慧為主題,推動學生從“學習者”向“文化傳播者”轉變,同時踐行英語新課標“增強文化認同,培養國際視野”的要求。未來,學校將持續深化“三維一體”實踐,培育兼具家國情懷與全球勝任力的新時代少年,向世界傳遞“了不起的中國智慧”。
“中華文化少年說”活動已開展有10個年頭,每一年打造不同中國傳統文化主題,鼓勵青少兒通過雙語演講,為文化傳承貢獻自己的力量,展示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今年“中華文化少年說”由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攜手深圳新聞網在深圳地區全面展開,深圳英孚青少兒英語作為執行單位,共同為青少兒搭建一個展示才華、傳承文化的舞臺。
活動圍繞游藝間的智慧、藝術里的智慧、舌尖上的智慧、工匠中的智慧四大話題,精心編寫了36篇雙語朗讀篇目,覆蓋幼兒組(3-6歲)、小學組(7-12歲)和中學組(13-18歲)三個年齡段,在整個活動期間,學生都可以進入線上平臺進行演講練習。即日起至4月27日,全市符合年齡要求的學生均可通過深圳新聞網官方平臺參加活動,無需繳納報名費、參評費,優秀學生還將獲得證書及獎品,各組別的特等獎和一等獎還將晉級全國總決選,有機會獲得價值超過1萬元的“絲綢之路文化研學營”名額。
掃碼參與。
接下來,“中華文化少年說”校園專場活動還將在深圳多所學校陸續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