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人才工作會議強調最多的關鍵詞就是“創新”,并將創新隊伍建設作為我國人才工作“三階段”戰略目標之一。同時,他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科技成果只有同國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場需求相結合,完成從科學研究、實驗開發、推廣應用的“三級跳”,才能真正實現創新價值、實現創新驅動發展”。
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要想建設科技創新“主力軍”,就務必把握科技創新規律,緊緊抓住創新這個“牛鼻子”,瞄準世界科技前沿,下好“先手棋”,強化制度創新,拆除“籬笆墻”,不斷打通“科研”“研發”“應用”三個環節,銜接成一條完整的“創新鏈”,才能充分釋放各類人才創新活力。
跳躍“科研”環節,提升創新“源動力”。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要聚焦基礎研究前瞻性、開創性、引領性、探索性的特點,堅持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牽引,精準把握基礎前沿交叉領域發展態勢和趨勢,持之以恒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不斷涌出創新的“源頭活水”。要加強基礎研究人才的培養力度,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遵循教育規律,高起點布局支撐原始創新、核心技術攻關的基礎前沿交叉學科專業,建設一批基礎研究學科培養基地,引進培育具有創新潛力的海內外優秀青年科技人才。要加快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教研、科研融合機制,深化校企合作,推動高校科研人才與企業科技工作者“雙向流動”,進一步探索“人才共享”機制,支持產學研協同攻關。要加快基礎研究領域重大科技創新載體建設,強化創新載體的共建共享,集聚優質科研人才,進一步提升科技發展的支撐能力。
跳躍“研發”環節,提升創新“驅動力”。研發環節是科研成果價值得以體現的必經階段,企業作為研發環節的主體,要有序承接“科研外溢”資源,高效實現科技成果“沿途下蛋”,不斷驅動科研成果產品化。要制定人才評價標準,拓寬研發資金投入渠道,鼓勵科技工作者向科技型企業家角色轉變,推動既懂科技理論知識,掌握科技前沿技術,又懂企業經營管理的科技型企業家成為研發環節的主導。要打通高校、科研機構技術轉讓路徑,優化科研成果轉讓分配制度,鼓勵科技人員以離崗或者停薪留職等多種方式創業,大力引進培養一批技術轉讓經理人,加快科研成果產業化的職業化發展。要加快建設“創新聯合體”,搭建以名校校友會為紐帶的“創業網絡”,培養連續創業的科技創業者。
跳躍“應用”環節,提升創新“硬實力”。創新的成敗看“最后一跳”的“應用”,要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精準對接,加快科研成果從樣品到產品再到商品的轉化,打通產業化發展的“最后一公里”。要加大科技型企業家的支持力度,打造科技型企業家高端創新圈層,擴大“朋友圈”,有效鏈接圈層資源,不斷拓寬產品對接渠道。要加強科技型企業扶持力度,有效帶動社會資本,著力解決建廠房、買設備、招工人的難題。要強化制造業專家和工程師的引進與培育,大力培養產品設計、生產等方面的復合型高素質人才,為“應用”的商品化提供技術人才保障。(陳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