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深圳評論>深網時評-春天的故事>

“十四五”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讓社區服務更有溫度

條評論立即評論

“十四五”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讓社區服務更有溫度

分享
人工智能朗讀:

2月9日,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十四五”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規劃》有關情況。民政部副部長王愛文表示,“十四五”時期,黨中央、國務院首次將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規劃列為重點專項規劃之一,將城鄉社區服務擺在更加突出位置。《規劃》的出臺實施將進一步完善城鄉社區服務政策體系,充分調動各方積極因素,不斷增強社區為民、便民、安民功能,讓社區更有溫度,讓人民群眾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

全面加強黨的領導,確保社區服務責任落實。壓實街道黨工委責任,建立健全黨群聯席會議制度。做細做實社區黨委引領,社區居民為主體,群團組織、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和駐區單位共同參與、協同開展的社區服務體系。全面落實黨組織領導的社區協商制度,加強黨建引領社區服務體系建設。全面落實黨員到社區報到為群眾服務制度,推動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到社區開展服務。發揮物業住宅小區“三駕馬車”作用,完善社區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協調運行機制。健全黨建引領社區社會組織工作機制,街道黨工委和社區黨委加強對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服務的領導。

完善社區服務機制,確保社區服務高效供給。完善即時響應機制,搭建智慧社區公共服務精準響應平臺,整合社區各類數據信息服務資源,提升社區服務精準供給水平。推廣“接訴即辦”等經驗模式,社區服務設施開放和服務時間每天不少于8小時,群眾關切項目開展24小時線上服務。完善政府購買服務機制,圍繞政府職能轉變,明確購買服務項目立項、經費預算、信息發布、項目管理、績效評估等長效配套措施,創新公共服務提供方式,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和效率,不斷提升財政資金管理績效。完善居民自我服務機制,加強群眾性自治組織規范化建設,探索完善“街道+社區+業主委員會”管理模式,發動居民“挑擔子”進行自我管理,引導居民廣泛參與社區服務,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與自我監督的良好局面。

補齊公益性服務短板,確保社區服務品質水準。推動基本公共服務資源向社區下沉,以“一老一小”為重點,完善社區養老服務和普惠托育服務,擴大群眾家門口的公益性、基礎性服務供給,實現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弱有所扶。提高設施利用效率,按照“1+N”的思路布局新建小區,“1”是一個社區服務綜合體,“N”是因地制宜,靈活打造一個便民超市、一個便民食堂、一個社區養老中心、一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個百姓健身房、一個就業創業空間、一個家政服務網點等功能點。堅持全齡友好理念,以家政進社區為牽引,積極發展社區教育、健康、文化、體育、維修、助餐、零售、美容美發等社區服務,構建24小時生活鏈和15分鐘生活圈。聚焦特殊困難人群的日常需求,大力發展社區助餐、助潔、助浴、助醫等服務,打破城里老齡群體在互聯網時代的“信息孤島”現狀,保障好老年人、殘疾人等群體的基本生活需求。(黃文倩 顧倩)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編輯:柯霈昕]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欧美精品免费专区在线观看,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精品精品男人的天堂国产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精品视频 |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青青 | 日韩免费码中文字幕 | 青青国国产视在线播放观看91 | 制服丝袜香蕉在线视频 | 久久久理论片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