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南非向世衛組織報告發現新型冠狀病毒變種奧覓克戎,這一變異株較德爾塔病毒擁有更多的刺突蛋白突變。這些變異多樣化,且大部分位于與人體細胞相互作用的區域,可能突破免疫屏障,引發更大傳播風險和疫苗抗藥性。不斷出現的變種病毒將一張張試卷展開在世界各國面前,而中國必將繼續走在全球前沿,書寫疫情防控“教科書”。
一、何以抵擋變種毒株
單獨憑借疫苗建立人群免疫屏障的路線已被證實絕不可行,當變種毒株來襲,最有能力阻擋其入侵傳播的便是中國,也只有中國,其有三靠:
一靠黨的堅強領導與人民團結一心。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是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集中體現。疫情發生后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時間的指示批示為這場戰“疫”指明方向,以及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起到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無不體現著黨的堅強領導,也只有中國才能在黨的帶領下,凝聚全國力量,激發群眾動能,全民團結配合,共同抗擊疫情。
二靠動態清零路線與堅守使命擔當。既要與普遍增加的國際交流相適應,又要防止國內疫情防線被國外的嚴峻形勢沖破,中國始終堅持也有能力保持疫情的動態清零,這一路線也為中國的抗疫成功奠定了堅實基礎。動態清零的實施離不開每一位參與疫情防控人員的責任感與使命擔當,無論是日夜鏖戰的醫護人員、沖鋒陷陣的軍警戰士還是深入一線的志愿者、基層工作人員,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才取得如今的抗疫成果。
三靠強大基建制造與優質醫療水平。10天建成火神山醫院、12天建成雷神山醫院,迅速建立的口罩與防護服生產線和迅速提高的防疫物資產能,都在展現著“基建狂魔”的高質高效與“中國制造”的強大優勢。近年來國內醫療水平的迅猛發展也為疫情的控制提供了優質資源保障,先進技術的不斷研發與引進、人才培養體系的不斷完善、高標準實驗室的建設及投入、中藥的深度挖掘與藥品研發加速,都在助推中國走向世界醫療前沿。
二、何以鞏固防疫成果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疫情防控已然取得優異成績,但鞏固當前防疫成果,更需嚴防偶發病例的出現引發大規模疫情傳播,從嚴管控、全盤考慮,其有三要:
一要控制傳染源頭,當好“守門人”。境外輸入作為國內當前疫情的主要傳染源,嚴格落實進出口岸“人物并防”與檢測篩查是從根源切斷傳播的重要途徑,在保持部分開放與動態清零的路線下,將疫情控制在萌芽中是最有效也是最節省資源的方式。
二要切斷傳播途徑,嚴防“多米諾”。新冠病毒具有空氣傳播和接觸傳播等多種方式,嚴防鏈式傳播,需要從重點人員隔離轉運、醫療廢棄物集中處理、隔離場所規范管理、公共環境定期消殺等角度多措并舉,徹底切斷傳播途徑,降低傳播可能性。
三要保護易感人群,注入“強心劑”。當前疫苗接種仍是抵御新冠肺炎的有效手段之一,積極推進重點人群加強針接種、不斷根據病毒現狀改進預防與治療手段將有效保護易感人群,同時協同各基層社區、人員密集場所加強防控宣教,提高防護意識,才能將風險從人群中降到最低。
截至12月2日,奧密克戎毒株已波及27個國家和地區,且范圍還在不斷擴大,面對開放的國際環境,中國不能獨善其身,一方面繼續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將國內疫情防控貫徹到末端,并迅速開展新型變種病毒疫苗研發;另一方面展現大國擔當,向條件落后的國家伸出援手。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類終將戰勝疫情,國際環境必將重回軌道、蓬勃發展。愿人群健康,亦愿國泰民安。(黃荔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