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I和CPI呈“剪刀差”該怎么看?
2021-06-15 16:50
來源: 深圳商報

PPI和CPI呈“剪刀差”該怎么看?

人工智能朗讀:

近期一系列數據顯示,輸入性通脹對我國經濟影響的復雜性在增加。

6月1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5月份CPI同比上漲1.3%,漲幅比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不及市場預期。此前,由于全球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較快,并已導致中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的上漲,輿論普遍擔心輸入性通脹將由上游原材料價格傳導至下游消費品。

但與此同時,PPI則仍在上漲。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PPI同比上漲9%,漲幅擴大2.2個百分點,創下自2008年10月以來新高,PPI和CPI之間的“剪刀差”也因此創下了歷史新高。

從表面上看,輸入性通脹從PPI向CPI的整體傳導并不十分明顯,在細分數據上仍可見其魅影徘徊:因重要民生商品價格的持續下降,5月份CPI數據中,食品價格環比下降1.7%,同比上漲僅0.3%,尤其是比重較大的豬肉價格下降23.8%,影響CPI下降約0.5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則上漲1.6%,漲幅比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其中,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居住價格分別上漲5.5%、1.5%和0.7%。

6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某論壇上表示,近期全球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較快,全球通脹水平短期上升已成事實,但對通脹是否能長期持續下去,存在著巨大分歧。他還指出,外部的疫情形勢、經濟回升、宏觀形勢和宏觀政策等都有不確定性,對來自各方面的通脹和通縮的壓力均不可掉以輕心。

有分析認為,易綱的表述顯示出央行對短期通脹風險的關注度有所提升。

一般情況下,CPI維持在合理區間的上漲有利于經濟運行,這是因為,企業盈利的增加將帶動勞動者收入的提高,進而推動消費增長,由此形成正反饋。因此,未來兩個月CPI數據變得更加關鍵,首要問題是要防止其過快上漲,導致消費市場乏力、商品庫存增加使得企業經營難以為繼。鑒于中國經濟正處于穩定復蘇中,貨幣政策的迅速轉向可能性不大,在消費端發力、出臺更多促進政策則更為可行。

深圳商報首席評論員 胡蓉

[編輯:劉婷]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欧美精品免费专区在线观看,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精品精品男人的天堂国产
免费人成在线视频不卡 | 无遮挡高潮国产免费观看 | 日韩AV一本二本在线观看 | 亚洲成a人网站在线看 | 婷婷四月开心色房播播手机 | 正在播放国产厕所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