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深圳新聞網首頁>深圳新聞>圳見>

麥克法蘭給媒體人的啟迪

條評論立即評論

麥克法蘭給媒體人的啟迪

分享
人工智能朗讀:

英國學者麥克法蘭的深圳之行引起了廣泛關注,他的一些見解也持續引發人們的思考。

英國學者麥克法蘭的深圳之行引起了廣泛關注,他的一些見解也持續引發人們的思考。

在與深圳報業集團社長陳寅進行對談時,麥克法蘭表示:“我生活在媒體和傳播變革的年代。我第一次使用互聯網來做研究是在20世紀80年代。1980年代,日本發明了視頻錄像帶,我們就用它做了教學實驗。我很早就使用視頻網站來上傳教學視頻,把我的課上傳上去,方便學生學習。那個時候我就意識到,如果要讓你的研究、思想傳播給更廣泛的受眾,就必須探索新的傳播形式。過去兩年來,我一直在和中國一些出版社做一些實驗性的工作,我們想看看能否通過新媒體的形式來突破紙質的限制……”

年近八旬的麥克法蘭已是白發蒼蒼,但他的思想是年輕而現代的。從麥克法蘭的經歷和實踐來看,他對媒體和傳播變革是持積極擁抱態度的,或者說,他把在新媒體方面的主動探索作為一種思想傳播的使命,并樂在其中。

眼下,中國的傳統媒體正處于轉型期,大家在談及轉型時,出現較多的關鍵詞是壓力和焦慮,這里面不無被動的意味。這種壓力和焦慮植根于現實,并非無病呻吟,但麥克法蘭對于不斷嘗試運用新媒體傳播思想的眼界與實踐,則為我們面對轉型提供了新的視角。

最近,晶報推出了一個全新的觀點短視頻欄目“晶報說”。作為傳統紙媒出身的人,涉足短視頻領域并不容易,很多的困難和艱辛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這不是一個奉命為之的產品,但我們一直在以主動的姿態嘗試與堅持。

麥克法蘭的觀點和實踐,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和鼓舞,轉型除了壓力和焦慮,還應該有一種責任感或者使命感。誠如麥克法蘭所言,“如果要讓你的研究、思想傳播給更廣泛的受眾,就必須探索新的傳播形式”,媒體和媒體人使命的延續,需要我們迎難而上、步履不停。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編輯:施冰冰]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欧美精品免费专区在线观看,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精品精品男人的天堂国产
日韩美女黄大片在线观看 | 久久久这里全部是精品 | 亚洲字幕一区二区 | 网站不卡在线观看资源精品 |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四 | 精品亚洲成AV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