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下午,由福田區委宣傳部主辦的2018“數讀福田”發布會在深圳特區報業大廈全媒體廳舉行,活動從2018年度福田區熱點大數據獨家發布、政務新媒體2018年“年榜”頒獎、全媒體時代輿情工作新思路專家沙龍等方面“復盤2018、放眼2019”,“起底”福田區“智慧政務”服務便利度、社會能見度、大眾認同感與民生獲得感。
作為國內“最互聯網”的城市,深圳多年來出臺了一系列推動建設、運用互聯網和政務新媒體的政策文件,在推動政務新媒體普及和運用上走在全國前列。福田區熱點大數據報告以主流價值導向挖掘市民網友的社會熱點關切,有助于提升福田區政務服務的精準性、便利性和專業性,將民生福利、社會治理大數據轉化為擴大主流價值影響力的綜合優勢。在全媒體時代,政務服務領域提升數字化水平,強化互聯網意識,本身即是各級政府轉變職能、提升社會治理能力的要義。
在大數據背景下著力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對政府來說表面上是技術命題,實質上是一道管理命題。當今網絡已經成為許多民眾關注社會、表達訴求的重要方式,因此,政府運用互聯網思維和手段,推動政務新媒體普及和運用,對及時發現民眾生活中的“痛點”“堵點”,增強公共服務的針對性,提高工作效率和民眾滿意度有著關鍵作用。可以說,能不能深入融入“互聯網”,持續提升政務服務水平,直接關系到政府的民生情懷,也是對新時期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檢驗。
不僅僅是政務新媒體運用,政府各部門在政務公開、宣傳報道和輿情應對方面都可以創新形式。事實上,用好互聯網思維提升政務服務水平,指向永遠是人,“便民利民”是根本目的。“智慧政務”建設得好不好?就是要看我們的信息傳播及后續的服務能否抵達民眾心坎上。當前深圳一些政府部門運營的微博、微信公號等網絡傳播平臺,內容形式新穎有趣,與民眾互動頻繁,已成為市民眼中的“網紅”。這既有利于政府更好地聽民意、匯民智、聚民心,也有助于相關政策服務入腦入心,從而使民眾享受到越來越多的改革紅利。在這個意義上,充分深化互聯網思維和大數據理念,就是讓政務服務更“接地氣”,是對新時期走好“網絡群眾路線”的生動實踐。
助力政務服務,傳統媒體大有可為。比如深圳晚報近年來在政務新聞的表達上,既堅持守正創新,讓政務報道“鮮活”起來,也積極參與公共事務,為政府部門與市民搭建起溝通的橋梁。政務服務如何充滿親和力與創新活力,從而更接地氣、更富趣味、更有效果?在這方面,傳統媒體或許可以貢獻更多經驗和做法。
深圳是一座年輕而充滿活力的城市,政府各部門更應充分把握全媒體發展趨勢,進一步強化互聯網思維,以民眾需求為導向,持續推動政務服務創新變革。期待有更多政務新媒體成為廣受市民歡迎的“網紅”號,也期待借此能夠促進部門服務效率和水平不斷提升。市民從中擁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就是政務服務不斷創新的最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