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區市場監管部門定期進學校開展食安快檢工作。
深圳晚報06月05日訊 近日,光明區學校食品安全監督員授旗儀式在深圳實驗學校光明部報告廳舉行。光明區副區長張宗平出席儀式,并為食品安全監督員小分隊授旗。據悉,2018年,光明區已成立第一支食品安全監督員小分隊,試行效果明顯。今年,該模式在全區推開,在每所學校建立一支由學生組成的食品安全監督員小分隊,參與校園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近年來,光明區多舉措開展校園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建立常態化、規范化校園食品安全社會監督,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全覆蓋巡查學校食堂。目前,光明區所有學校以及幼兒園食堂已全面“消C”(食品安全量化按A級、B級、C級展示),同時A級食堂達91家,占比77%。
常態化開展校園食安社會監督
今年3月份,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光明市場監管局與光明區教育局聯合印發了《光明區學校食品安全監督員管理辦法》,建立起常態化、規范化的學校食品安全社會監督模式。監督員從在校學生中聘任,主要負責食堂及校園周邊食品安全監督工作,參與校園食品安全宣傳、培訓等活動;收集、整理和報告學校食品安全信息和意見、建議,并向市場監管部門和教育部門反饋。
市場監管部門和教育部門須及時作出反饋,形成良性反饋機制,同時定期召開工作例會,對監督員開展培訓和實踐活動,包括食品安全知識培訓、食品快檢實踐、食品安全執法檢查等,提升監督員的食品安全知識和監督檢查技能。學校則成立家長委員會,建立家長陪餐制度,學校對陪餐家長在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等方面提出的意見建議及時進行研究反饋。
今年1月,光明區“互聯網+明廚亮灶”系統正式啟用,全區每所學校、幼兒園食堂皆安裝視頻監控系統,并張貼“掃碼看視頻”的二維碼。師生和家長可以隨時掃碼觀看后廚情況,也可通過公共信息平臺等方式查看食品進貨來源、供餐單位等信息。
學校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
據了解,光明區學校食品安全實行校長(園長)負責制,建立并落實各項食品安全制度和自查制度,建立集中用餐配餐制度,每餐均有學校相關負責人與學生共同用餐。同時,對學校食品從業人員,定期開展培訓與考核,學習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相關法律、法規、規章、標準和其他相關專業知識。
此外,轄區學校主動注冊使用深圳市食品安全追溯系統,建立健全全鏈條食品可追溯體系,通過手機掃描條形碼就可知食品來源、查閱檢測報告,并通過聘請食品安全管理公司,對學校食品安全進行專業化管理。
學校食堂巡查實現全覆蓋
日常監管方面,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光明市場監管局定期安排快檢車進校園,對學校食堂原料進行快檢;利用“互聯網+明廚亮灶”系統線上檢查學校食堂,探索“網上巡查-線下提升”智慧監管模式,提高監管效能。
今年4月份,光明區檢察院聯合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光明市場監管局、光明區教育局成立檢查組,開展“學校食品安全”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檢查,覆蓋轄區50%以上學校,主要對學校落實食品安全相關法律法規情況進行檢查,并重點關注學校食品安全校長(園長)責任制情況。據悉,今年,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光明市場監管局已對學校幼兒園食堂立案6宗,嚴厲打擊無證經營、超范圍經營、使用過期等食品違法行為。
此外,為解決監管力量不足的問題,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光明市場監管局聘請第三方專業機構,開展對學校、幼兒園食堂的100%全覆蓋巡查和規范指導,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通報監管部門,建立高效監管體系。同時,針對食堂從業人員開展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對食品安全管理員進行考核,提升從業人員食品安全素養。
(李超 邱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