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深圳新聞網首頁>行業資訊頻道>教育>熱點>權威>

大鵬新區教育質量提升 400余戶原居民回遷戶籍上學

大鵬新區教育質量提升 400余戶原居民回遷戶籍上學

分享
人工智能朗讀:

記者從大鵬新區教育和衛生健康局獲悉,從2017年起,原居民回遷入讀新區優質學校的數量逐年遞增。


深圳特區報05月29日訊  曾經,富裕起來的大鵬新區原居民,為了孩子能讀上好學校紛紛外遷;如今,這些原居民為了孩子能讀上更好的學校陸續回遷。5月28日,記者從大鵬新區教育和衛生健康局獲悉,從2017年起,原居民回遷入讀新區優質學校的數量逐年遞增。據統計,2017年-2019年,原居民回遷數量分別為55戶、132戶、200余戶。回遷的壩光社區原居民謝先生告訴記者,他將戶籍從大鵬遷到福田,再從福田遷回大鵬,都是為了讓孩子讀一個好學校。


“富裕了,最想要的是送孩子進好學校讀書”


“以前窮,做夢都不敢奢望送孩子進好學校。現在富裕了,最想要的是送孩子進好學校。”據謝先生介紹,壩光社區整體搬遷前,集體經濟落后,老百姓每天為生計奔波,根本無暇顧及孩子讀書。“沒有知識,就無法改變命運。但是我們別無選擇。整體搬遷后,我們的生活富裕了,社區分紅也多了,我和妻子決定到福田區買學位房,將來讓妻子全職陪孩子讀書。”


據大鵬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吳華根介紹,新區成立時,教育規模小、基礎薄弱,無名牌學校,更無一所高等中學。新區成立以來,加快實施“補短板、填洼地、引資源、招人才”的戰略,不斷加大對教育領域的投入,實現教育事業跨越發展。原居民回遷說明轄區群眾對新區教育質量的認可程度,同時也說明大鵬新區部分原居民生活條件和生活觀念已經得到根本改變。


記者了解到,大鵬新區成立后,通過整體搬遷、服務重大項目、入股重點項目、股份公司整合和實施“一區一策”資金扶持,推動社區集體經濟實現跨越發展。2018年社區集體分配總額和股民人均分配首次突破2億元和1萬元。其中壩光社區集體經濟總資產達到120億元,下沙、東涌等社區通過整體搬遷,全體原居民走上富裕道路。為了孩子讀書而外遷的原居民主要集中在上述幾個社區。


“回遷,也是為了孩子上名校”


“最終決定遷回大鵬,就是為了讓孩子在家門口就讀人大附中深圳學校。”謝先生告訴記者,人大附中深圳學校(九年一貫部)校區在壩光新村建成后,他與妻子多次到學校考察,與孩子即將就讀的福田區的學校在教學環境、設施、設備、師資力量和教學理念進行了多方比較,最終決定遷回大鵬。謝先生表示,壩光社區很多為孩子讀書在市區買房的原居民,現在都陸續回遷了。


“我在深圳特區報看到《大鵬原居民在家門口讀名校,看名醫》的報道后,決定將戶籍遷回下沙新村,將來讓孩子在紅嶺集體大鵬校區讀中學和高中。”下沙社區原居民麥女士表示,在下沙整體拆遷時,社區有不少原居民到深圳市區、龍崗中心城買了學區房。為了孩子將來讀名校,許多原居民都將戶籍又遷回下沙新村。


“引進名校聯合辦學,是新區實現教育事業后發趕超非常之舉。”據新區教育和衛生健康局局長陳馬林介紹,從2015年起,新區在三年的時間里,分別引進深圳實驗教育集團、人大附中和紅嶺教育集團,合作創辦實驗幼兒園、人大附中深圳學校和紅嶺教育集團大鵬校區。目前,人大附中深圳學校(九年一貫部)二期項目已開工。2022年竣工后,教學規模將從現在的18個班,增至54個班,并將滿足未來擴充至60個班的發展需求。正在規劃中的紅嶺集團大鵬校區將在大鵬華僑中學原址重建,規模為初中36個班、高中36個班。


“回遷,是為了讓孩子上特色學校”


“南澳中心小學不僅有自己的交響樂團,還辦起了網球特色學校。喜歡運動的外教,常常陪著孩子們打網球、踢足球。”東涌整體搬遷異地安置在福田區的黃先生表示,希望孩子能接受更多的素質教育,在快樂中健康成長。


記者了解到,不少回遷原居民直接選擇葵涌、大鵬、南澳中心小學和中學。多位回遷的原居民表示,目前,這些中小學的硬件設施、教學環境、師資力量、教學水平與大鵬新區成立時相比已是天壤之別,與市區的大多數學校相比也毫不遜色。


大鵬新區教育和衛生健康局副局長廖其年告訴記者,新區在實施“補短板、填洼地、引資源、招人才”的戰略中,總計投入60億元,實施教育規劃項目46個。在全國招引進教育衛生優秀人才150人,公辦中小學水平評估通過率達到100%,并實現外籍教師全覆蓋。普通高中上線率逐年提升,達到55.69%,超過全市平均水平。千人學位數已達到118個,較新區之初增長了52.78%。(深圳特區報記者 張連城)


[責任編輯:陳亞京]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欧美精品免费专区在线观看,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精品精品男人的天堂国产
中文字幕免费无遮挡无删减 | 亚洲综合色在线观看一区 | 亚洲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 | 日本特黄特黄刺激大片免费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区 |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