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5月22日訊 說起用于親子教育、吸引小朋友的卡通貓,除了Hello Kitty、多啦A夢,你可曾想起麗江可愛的瓦貓?一只有麗江文化特色的瓦貓!
麗江,除了鼎鼎大名的玉龍雪山,你是否還會想起其它充滿神秘色彩的東西呢?近日,麗江市人民政府、麗江玉龍旅游集團在益田假日廣場舉辦“遇見納西——麗江文化節”主題活動,通過還原麗江建筑風格,邀請當地非遺傳承人親臨現場,帶來最具納西特色民俗,為市民朋友呈現一場集雕、繪、造、食、繡、舞為一體的文化盛宴,現場的瓦貓卡通、手作鮮花餅吸引了不少親子家庭參與活動。
雕檐牌坊及瓦貓
據了解,麗江當地的雕檐牌坊,屋檐的中端坐著一只深褐色的瓦片貓,瓦貓已具有百年歷史,是云南地區具有神話色彩的鎮宅神獸,為當地人家祈福、求財之用。此次活動,主辦方結合瓦貓及云南當地特色對其進行了再創作,打造了全國首個瓦貓IP,并開發了相關衍生品,讓瓦貓真正地活起來動起來,讓眾多的深圳小朋友愛上這只可愛的瓦貓。
玫瑰花墻是打卡圣地
麗江是邂逅浪漫的愛情之鄉,在一幕用玫瑰花、綠植裝點的花墻下,是小情侶、愛花小朋友們的打卡圣地。一股誘人的花香撲鼻而來,原來是“鮮花餅”新鮮出爐,鮮花餅餡料均是從當地新鮮采摘的鮮花空運而來,現場烘焙出供市民品嘗香甜可口的鮮花餅。
東巴文化非遺傳承人現場演繹手藝
木雕、東巴造紙、納西刺繡……東巴文化非遺傳承人現場演繹手藝,古老的神秘圖像、迥異的圖案形狀,這是納西民間的雕刻藝術品,木雕大師以木為紙,以刀為筆,將古老傳說、英雄故事濃縮在方寸之間。
塔城東巴造紙第七代傳承人李學高在現場持續“敲、打、洗、晾”的一系列工序,演繹東巴造紙的精湛工藝。東巴紙被稱為“活化石”,是采用納西地區稀有植物的樹皮制作而成,這些“千年不腐”的東巴紙不僅可用于書寫,添加花瓣、樹枝后的東巴紙燈用作裝飾也非常好看。
納西刺繡是“披星戴月”納西女性的拿手絕活,東巴刺繡傳承人蔣愛芬用一針一線繡制出各種精美、復雜圖案,現場展示的一幅幅工藝精良的刺繡畫不僅是行云流水的技藝,更代表了當地民族文化瑰寶。東巴文字傳承人和鈞在墻上書寫東巴字,這些文字傳承至今保留1000多字。
文化為魂,商業為基石,科技為手段。據悉,益田旅游商業把麗江帶到了深圳,讓深圳市民近距離體驗麗江文化的美麗與獨特風情,未來還將繼續深挖文化資源,搭建文化傳播的平臺,讓更多文化藝術類精品呈現在市民眼中。
(記者 吳英敏 通訊員 區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