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國內藝考已進行過半,大部分藝術院校將于4月中下旬放榜。據報道,今年中國美術學院杭州考點考生達4.4萬人,創近10年人數之最;上海戲劇學院熱門專業招錄比高達245:1。其實,不只中國有“藝考熱”,在很多國家,一年一度的藝考場面都十分火爆,世界各國的藝術類高校都很注重人才的選拔。專家提醒,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藝術生都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才能進入理想的學府,而絕不是想象中的“靠顏值吃飯”。
美 國
表演類專業并非熱門
擁有作品集是關鍵
作為創意大國,美國是世界上藝術產業最發達的國家。美國的藝術范疇很廣,包括雕刻、編制、繪畫、設計、插畫、室內設計、平面設計、動畫、攝影、電影、珠寶設計、媒體設計等。
與中國不同,美國知名的影視院校很少,雖然美國的好萊塢享譽全球,但很多美國演員并非科班出身,因此,美國學生對表演類專業的熱情并不高。實際上,美國藝術生們對音樂、美術等專業的熱情非常高,想進入知名大學的這些專業也就十分困難。據統計,美國著名的朱利亞音樂學院近年來的招收比例不超過5.5%。
目前,美國藝術類院校主要看重學生的藝術修養,即拿作品說話。因此,對于美國的藝術生來說,擁有個人作品集是報考的關鍵。舉例來說,報考音樂類院校的學生,需根據要求提交自己制作的CD或DVD等資料;報考表演專業的考生,則需要提交曾表演過的作品;報考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則基本是把膠裝打印好的個人作品集寄送到學校,一些院校甚至要求作品從草圖到成品的每個步驟都要仔細保存下來。
此外,美國藝術類專業申請不是同一個作品集可以申請所有的學校,有的院校要求學生有跨學科的能力,有的則要求術業有專攻。決定哪幅作品出現在申請材料中,以及如何編排作品的順序,都會影響到申請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