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國,無論是曼谷還是芭堤雅,是普吉島還是清邁古城,大街小巷中都布滿了林林總總的小食攤,其中湯面和湯粉便是最受當地人以及游客歡迎的小吃。但因為制作成本低,難以高價售出,泰國湯面和湯粉一直打不開外國市場,廣州的泰國餐廳中也甚少見它們的蹤影。
有感于此,有位極愛吃泰國面的臺灣人來到了廣州,在建設大馬路16號開了廣州第一間專以泰國面為主題的小面館。這里的每一款面都配以不同的湯底,味道或是濃郁或是清鮮,用料精選,帶給你不一樣的泰味道。
傳統味道再升級
裝修走的是簡約路線,而菜牌上的選擇同樣精簡,只以4款泰式湯面為主打,搭配9款泰式小吃和5款泰味甜品,賣相精致,正是正在流行的小而美餐廳風格。
但為了擺脫食客對泰式湯面賣不起價錢的舊觀念,老板在食材選用、湯底味道的調配、不同食材的搭配上都經過無數次調整和改進,甚至多次去泰國當地找星級名廚拜師學藝,終于取得泰國米其林餐廳大廚的泰式拉面配方。如此,才有了四面王的四款鎮店之寶:來自泰北的紅咖喱拉面和排骨米粉,以及來自泰國南部的冬陰功拉面和全蝦湯拉面。而這四款湯面均配上了不同的湯底,可見非常用心。
選用泰國黃咖喱粉和咖喱膏炒香后兌入牛骨湯,打造出味道濃郁、香滑不膩的咖喱汁。用芋頭和番薯代替薯仔,味道會更好,這是傳統越南咖喱面的做法。
在四款拉面中,這款的味道最清淡,也最純粹。據說是用滿鍋蝦頭熬煮8小時而成的,所以味道格外鮮,格外甜。搭配上師傅手打的金錢蝦餅,每只蝦餅都有2厘米厚,口感非常彈牙。
這款由泰國米其林餐廳大廚提供的配方改良而成的拉面,又酸又辣,味道強勁誘人,熱熱地喝進肚子里全身都暖起來了。最兩只巴掌大的南極大蝦,炸得又酥又脆,連殼都可以吃下去。
譬如最受歡迎的冬陰功拉面,熬制湯底時師傅精選大羅氏蝦為主料,炒香蝦油后再搭配冬陰功醬,再放入香茅、泰國紅椒、泰式小青檸、南姜、薄荷葉及金不換等香料提香。湯底味道又酸又辣,刺激得不得了,一口喝下去很是醒胃。
紅咖喱叉燒是師傅每日用新鮮五花肉,搭配清邁的紅咖喱烹飪而成的。叉燒肉質看似有點肥膩,但其實口感松軟不油膩,每日限量出售。拉面吸收了咖喱汁后,面身變得軟滑入味,每一口都格外有滿足感。
至于另一款人氣之選咖喱王,則是用了姜黃、芫荽籽、桂皮、小茴香等十幾種泰式香料調成混合型口味的斯文咖喱,而其中以黃咖喱的比例最重,所以湯底顏色濃郁,但味道不濁,反而還因為加了椰奶而變得奶香味重,味道香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