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買菜時常常會看到3種不同的蔬菜類別: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綠色食品比無公害食品的標準要高,而有機食品的標準更高,但是,這些打著有機標的食品真是有機的嗎?近日有媒體調查發現,一些企業把非有機食品當成有機食品出售。
有機就是生活品質和環境友好的代名詞,意味著更天然、環保、健康、安全。因此,雖然有機菜的價格普遍比散裝普通菜高很多,但依然受到不少消費者青睞。然而,記者深入調查發現,“華麗高貴”的有機食品存在諸多混亂,包括超市里售賣的打著有機標的蔬菜無法確認來源;在有機蔬菜產地的生產大棚里,發現大量化肥。有機信息都是由生產者、銷售商隨意“填寫”。國家相關規定形同虛設,假有機蔬菜成了一些人大肆斂財、愚弄消費者的“遮羞布”,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損害了有機食品的聲譽。
值得追究的是,有機食品包裝上都有有機認證標志和有機碼。這是認證機構賦予有機產品的唯一身份代碼,可供消費者追溯查詢產品的具體生產信息。記者順著有機碼追溯而去,很輕易就發現了“有機蔬菜”的種種貓膩,相關監管部門為何毫無察覺?甚至要等到媒體曝光?
貨真價實的有機食品不僅是環境良好、制作精細的良心產品,也是監管嚴格、信譽至上的最佳載體。廠家和商家要明確自身的法律責任和社會責任,切莫魚目混珠。政府有關部門要強化監督管理,嚴打制假售假源頭,確保有機食品的每一個環節都符合相關標準。 (斯涵涵)
[責任編輯:戰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