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人民醫院龍華分院新院區
深圳新聞網2024年12月24日訊(記者 劉夢婷)12月24日,深圳市人民醫院龍華分院新院區正式啟用,床位數擴至1000張,成為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的市屬綜合醫院。
作為深圳市重大建設項目,深圳市人民醫院龍華分院改擴建工程(一期)項目位于龍華區龍華街道龍觀東路,屬于人口密集區舊城改造的醫療項目,總建筑面積20.3萬平方米,包括一棟醫技住院樓、一棟后勤綜合樓、一座污水處理站及相關配套工程等。該項目極大程度減輕龍華分院日益增加的就診壓力,為龍華區快速引進優質醫療資源,讓龍華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留醫部”同質量的高水平醫療服務。
深圳市人民醫院龍華分院新院區
已成為龍華及周邊地區危重癥及疑難病人救治中心
深圳市人民醫院是深圳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綜合救治能力最強的市屬公立醫院,始建于1946年。1994年被評為深圳首家三級甲等醫院,1996年經國務院僑辦批準成為暨南大學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2005年升格為暨南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2018年掛牌南方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同年入選首批廣東省高水平醫院登峰計劃建設單位。
深圳市人民醫院現已形成“一院五區六址”發展格局,目前共有院本部、龍華分院、坂田院區、一門診和大鵬轉化醫學協同創新中心,已發展成為功能齊全、設備先進、人才結構合理、技術力量雄厚,集醫教研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醫院。
為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向原特區外下沉,深圳市人民醫院于2002年開始籌建深圳市人民醫院龍華分院(以下簡稱“龍華分院”),并獲得深圳市衛生行政部門的批準。2004年12月,龍華分院正式開業,成為首家入駐龍華的市屬公立醫院。
20年來,一批批深圳市人民醫院專家在這里坐診、會診、查房及開展手術,數以千萬人次患者從這里康復。2006年,龍華分院成為全市電子信息化試點醫院,兩年時間完成目標,與總院實現HIS 數據、0A 網和電子圖書共享,通過信息化大大縮短了患者候診時間。
在市、區兩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與大力支持下,龍華分院堅持以三級甲等醫院標準嚴格管理,與院本部實行一體化管理,大型醫療設備資源共享,人力資源“雙向”流動,財務信息統一管理,在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等方面均取得長足的發展,為緩解龍華醫療資源不足,尤其是優質醫療資源匱乏,做出了突出貢獻,已成為龍華及周邊地區危重癥及疑難病人救治中心。
數智化手術室
伴隨龍華區發展壯大 打造以人為本的“生命綠島”
扎根龍華、服務龍華,龍華分院的發展與龍華發展同頻共振。2011年12月,龍華新區成立。為解決服務場地不足,同年同月龍華分院二期改擴建工程正式開工。隨著二期工程的投用,龍華分院床位擴至300張。
2017年1月,龍華區正式成立。位于深圳地理中心和城市發展中軸,龍華區近年來發展加速,截至2023年底,全區戶籍人口約68萬、常住人口約252萬,是深圳的人口大區,醫療需求量大。近年來,龍華分院平均年門診量接近100萬人次,住院人次也節節攀升,服務空間不足的問題迫在眉睫。
龍華分院改擴建工程被列入“十三五”規劃 ,規劃建設床位1000張,按三級綜合醫院標準建設。 2017年11月,龍華分院三期改擴建工程(一期) 項目立項;2018年11月 ,項目正式開工,由深圳市建筑工務署負責建設。2023年10月,工程竣工。
由于龍華分院周邊都是已建成區,改造空間有限,該項目以“生命綠島”為設計理念,在極其有限的場地內竭盡所能地營造豐沛的綠色生態空間,建設以人為本、科技創新、科教結合的綜合公立醫院。
走進龍華分院新院區,可沿著景觀臺階拾級而上,穿過約2000平方米中央花園,便可來到“生命綠島”。新院區與一二期之間由醫療街連接,置身其中可與中央花園景觀互動,產生移步換景的良好體驗,可有效緩解患者緊張焦慮的情緒。除了地面花園外,建筑物屋頂更鋪滿了綠植,既能提高隔熱性能,又能收集雨水,減少能耗及用水,并提高室內舒適度與潔凈度。
同時,陶鋁百葉設計使得建筑整體色彩和尺度更加溫暖、具有親和力。
全市醫療機構首個智慧停車系統投用 邁入“數智化”時代
龍華分院新院區不僅具有養眼的“外在美”,更有豐富的“內在美”,為患者帶來更高效、安全和便捷的醫療服務體驗。
新院區病房每層優化為雙護理單元布局,可連通門診、醫技各功能單體,提高醫院運行效率。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新院區的數智化手術室,集影像傳輸、數據存儲、設備控制及AI語音操作于一體,既能滿足了主刀醫生、護士、麻醉醫生、病人和信息設備后勤多元化的需求,又能通過語音的方式完成了手術操作和控制,還可以通過5G技術實現全過程直播,標志著龍華分院正式邁入“數智化”時代。
智慧停車系統
這里還有全市醫療機構首個智慧停車系統,專門對付“停車難、堵車久”的問題。一是通過智慧機械停車設計,增加醫院停車位數量。為實現智慧停車,項目設計了5層地下室,除負一層是功能科室,其余幾層都是停車場用地及配套用房,通過智慧機械停車設計,在同等車位面積下增加建筑停車位數量。二是形成立體交通模式,緩解醫院入口處交通擁堵問題。項目利用場地高差,形成立體交通。地下層半室外空間巧妙地將機動車落客區人流引入院區內的半地下層,減少對城市干道的交通壓力,緩解醫院入口處交通擁堵。同時,采光天窗的設置為地下落客區引入充足的自然光,使地下落客區成為充滿生機的半室外空間。
龍華分院還通過6S標準化管理賦能科室、醫院規范建設,持續治理提升醫療服務質量。龍華分院成立了由院長擔任組長,各行政部門負責人為組員的“6S管理領導小組”;組建由副院長擔任組長,各病區護士長為組員的“6S管理工作推進小組”,形成“雙輪驅動、上下聯動”6S管理工作機制,已初步完成兩個6S標桿護理單元和4個標桿功能區域的創建。
借著新院區啟用的契機,龍華分院將科學規范管理作為醫院高質量發展基礎,形成更細致的規范和指引,逐步將醫院打造成規范、素養、安全、有溫度的醫療衛生機構。
通過“一體化管理、同質化發展”模式,龍華分院將立足自身特點和地域優勢,加快建成集醫療、教學、科研、保健為一體的區域性醫療高地,成為深圳市人民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點,成為高水平醫院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均衡布局和擴容下沉的有力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