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1年8月29日訊(通訊員 王曦晨)當前,防范網絡電信詐騙犯罪的宣傳聲量不小,公安機關對此類犯罪打擊也從未懈怠,但網絡電信詐騙的花樣層出不窮,詐騙方式令人防不勝防。因此,公安機關針對犯罪人員實施詐騙不可或缺的手機卡、銀行卡等作案工具加強了行業監管,銀行業也全面提升了防電詐的主體意識,一方面不斷加強宣傳教育工作,尤其針對學生、老年人等易受騙群體進行重點宣教,一方面持續將防范管理機制前移,有效提升一線人員的鑒別能力與防控能力。
作為金融國企,浦發銀行深圳分行積極開展電信詐騙協防,將排查可疑賬戶、監控可疑交易等納入常態化工作,做好源頭控制,全力保障保護客戶資金安全。此前,某可疑人員前往浦發銀行深圳一支行要求開立公司賬戶及個人卡,工作人員在查詢系統時,發現該市民在“賬戶開戶異常”名單內,并提示“因其他明顯原因,高度懷疑可疑賬戶”,遂立即按照處理流程向運營主管與作業中心上報。經確認,工作人員撥打管轄屬派出所電話報警。3分鐘左右,派出所民警趕到網點將該市民帶走并開展進一步調查。在此事件中,該支行運營人員憑著敏銳的警覺和認真細致、高度負責的工作態度,成功堵截了一起涉嫌詐騙案件,協助警方移送線索并抓捕卡犯,避免了進一步的涉嫌詐騙損失。
有的違法犯罪分子反偵查意識強,了解銀行開戶流程,能提供較為詳細的佐證資料,迷惑性較強,容易讓工作人員放松警惕。針對這種情況,銀行工作人員往往需要與對方斗爭斗勇,并承擔較大壓力。對此,浦發銀行深圳分行就有不少相關案例。一名可疑人員在開立個人賬戶時,被發現在深圳長期無繳納社保記錄,浦發銀行工作人員遂展開詢問。他表示自己是企業法人,并當場出示營業執照。工作人員感覺此人有備而來,建議他進一步提供深圳住址并出示租賃合同。面對這一情況,該可疑人員當場指責柜員故意刁難,并對支行婉拒的結果非常不滿,情緒激動并揚言電話投訴。此時,工作人員發現此人攜帶了兩個身份證和多張銀行卡,立即對此展開詢問,此人在回答完后遂離開。
第二天,該可疑人員攜帶紙質的租賃合同前來開戶,工作人員審核時發現該合同為新簽訂,通過深圳市場監督管理局查詢,發現該企業于今年7月底變更法人,且在此之前已經做過2次法人變更。柜員對此異常情況存疑,立即按照報警、報備等防控處理機制走完全流程,并在充分告知電信詐騙及買賣銀行卡的風險后,引導該市民觀看反詐中心"一日賣卡,終生受限"警示視頻,核實手機并實名認證。在客戶填寫銀行結算賬戶涉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法律責任承諾書后,工作人員方才為客戶開立借記卡。開卡之后,該賬戶使用出現隨即異常,在此情況下,網點迅速將該賬戶進行控制,堵截了該賬戶后續犯案風險。
說到反電詐,該行工作人員非常感謝市民的配合,“為了保護市民的資金安全,我們一直在不斷扎牢防范網絡電信詐騙的安全網,雖然流程、步驟有些多,但是市民也是越來越理解,對我們的工作也越來越支持,希望社會各界能夠多方出力,戮力同心做好針對電詐的群防群治工作,為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和金融生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