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率時代來臨、資產配置荒等成為下半年市場熱詞,以萬能險為主要銷售產品的中小險企開始偏向權益類投資,而頻頻舉牌也彰顯出險資的不俗實力。數據顯示,下半年以來已有8家保險機構花費超千億元舉牌A股26家上市公司,其中富德生命人壽耗資600余億元成為舉牌大戶。
保險公司頻頻舉牌暗藏的資產負債錯配風險及流動性風險,引發了監管層的關注。12月11日,保監會發布《關于加強保險公司資產配置審慎性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部分保險公司分析資產負債匹配狀況;緊接著又于15日印發《保險資金運用內部控制指引》及應用指引(以下簡稱“《指引》”),旨在提升保險機構資金運用內控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和化解風險。
“兩個文件一個重短期,一個重長期。從短期看,監管層肯定看到了保險公司最近的動作,急需對風險有大致了解;從長期看,監管層要給予保險機構內部建設細化要求,真正做到管住后端,以應對接下來所面臨的經濟新常態及償二代的正式實施。”某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副總經理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
險資兇猛舉牌暗藏風險
保險公司舉牌“不差錢”,但仍面臨著資產負債錯配風險及流動性風險。
數據顯示,自今年7月以來,包括富德生命人壽、前海人壽、安邦保險、陽光保險等在內的8家保險機構花費超1300億元舉牌。其中,富德生命人壽分別于8月、9月、11月及12月四次舉牌浦發銀行,從占總股本比例5%上升至如今的20%,每次交易均價分別為14.89元、15.07元、16.53元、19.22元,累計交易均價為16.29元,粗略計算,共計耗資約612.9億元。12月16日,浦發銀行收盤價為18.18元。
緊隨其后的前海人壽下半年共舉牌7家上市公司,其中與一致行動人深圳市鉅盛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舉牌萬科最為引發市場關注,共同占總股本的20%。此外,其目前還擁有中炬高新20.11%股權、南寧百貨、南玻A17.22%股權、韶能股份15%股權、合肥百貨5%股權及明星電力5%股權,粗略計算,共耗資約392.7億元(其中包含鉅盛華聯合舉牌部分資金).
安邦保險舉牌金融街、萬科A等,花費約162億元,其現擁有金融街25%股權,其他5只均為5%股權。不僅如此,其半個月內兩次舉牌H股遠洋地產,并暫時位于第一大股東,耗資過百億。
此外,?其他5家保險機構舉牌資金未超過百億元,中國人保今年7月以人保壽險及人保財險舉牌興業銀行,花費約94.7億元。
在平安證券分析師繳文超看來,舉牌的公司基本都是萬能險銷售較多的公司,目前看保險理財產品是金融機構理財產品中收益較高的。如國壽、平安等萬能險結算利率在4.5%到5%左右,安邦保險結算利率在5%到5.5%之間,前海人壽、生命人壽等部分產品結算利率在7%以上。而這種理財產品呈現龐氏特征,以期限錯配維持高收益(短配長,資產久期大于負債久期),容易導致流動性風險。而股票流動性遠好于非標資產,尤其是大市值藍籌股,變現速度快、變現成本較低。
但在經濟下行壓力下,資本市場未來走勢如何仍難以看清,因此在《通知》中,保監會要求符合相關情形的保險公司進行壓力測試,針對的假設情形包括上證指數點位下跌20%、30%,無風險利率曲線上升50BP、100BP,利差擴大100BP、150BP,長期股權投資下跌10%、20%,投資性房地產價格下跌10%、20%,保險資產風險五級分類中不良資產60%和80%無法收回本金等。
部分險企內控仍有漏洞
“如今面對低利率環境,資產配置收益偏低,保險機構自然就會有轉向其他風險偏好的傾向,如有的保險公司在市場拓展上更激進一些,偏股權類投資,或在固定收益上偏向非標資產比較多,一旦經濟不景氣,風險就會暴露出來,保險公司在這個時點上也面臨痛苦的抉擇?!鄙鲜霰kU資產管理公司副總經理說道,“因此除了短期摸底,長期的內控指引也很重要?!?/span>
據記者了解,根據《指引》,保險機構應設立雙人、雙職、雙責三道監控防線,有關部門間相互監督制度,內部審計部門獨立監督制度。同時設立以風險評估委員會、風險管理部門、風險管理崗位為主題的垂直管理體系,搭建風險管控架構。在委托投資方面,保險資金運用實行董事會負責制。
同時,分指引對銀行存款、固定收益、股票及股票型基金產品的資金運用進行詳細規定,具體包括職責分工與授權批準、投資研究與決策控制、投資執行控制、投后管理。
在保監會相關負責人看來,近年來,保險資金運用市場活力和創新動力得到顯著提升,但也日益凸顯出有些保險機構在資金運用內部控制領域長期以來累積形成的短板和缺陷,突出表現在內控制度不健全、運作機制不完善、內控工具手段相對滯后、執行難以到位、股東或董事長等可能凌駕于控制制度之上等,難以適應市場化改革帶來的風險挑戰。行業急需一套行之有效的內控標準,規范資金運用內部控制行為。
“此次保監會出臺的這些政策對注重合規的保險公司而言其實沒有太多影響,主要是對一些成立不久、公司治理體系尚不夠完善的公司影響比較大?!币晃恍⌒捅kU公司資產管理部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據我了解,現在保險公司越來越多,而且不少都是自己管理投資保險資金,很多保險公司在行為上不是很規范,比如一家公司資產管理部總共就那么多人,再搞內部崗位分離,公司會覺得決策鏈條太長,通常都是幾個人就把投資的整個過程從頭做到尾,這里面細看漏洞還是很多的,保險公司在投資上需要比較完整的架構。”
在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相關負責人看來,《指引》出臺后所帶來的影響首先表現在提升行業競爭力,保險機構未來要接受更廣的業務并參與國際競爭,內控水平是體現公司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其次是強化風險管控,降低操作風險,有效防范系統性風險;最后有利于加強和改善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