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古瓷為何不如明清瓷器受熱捧?
“一件制作精美的宋代湖田窯精品瓷器可謂鳳毛麟角,但其價格不過幾萬元、幾十萬元,遠遠低于動輒幾百萬元甚至上億元的清代官窯瓷器、琺瑯彩瓷和斗彩。一件民俗性強、歷史信息豐富的金元時期磁州窯瓷枕也不過區區幾萬元,甚至賣不過當代景德鎮一個年輕工藝師的作品?!边@是當下高古瓷收藏市場的一個真實寫照,也是讓不少藏家所不能理解的地方。業內人士認為,在國內各大拍賣中,高古瓷總體不如明清瓷器受熱捧,這是多種因素造成的。一方面,相對于明清瓷器來說,高古瓷年代早,存世少,所以屬于稀缺品種,但是器物的價值固然與年代的遠近有關,但這不是唯一的收藏條件和估值的評價標準。另外一方面,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如前面提到的,我國的高古瓷流通政策。由于種種原因造成了當下國內高古瓷價格偏低的現象。
對于高古瓷的未來發展趨勢,業界也產生了不同的看法。
五代定窯殿宇式人物枕
有人認為,高古瓷雖然屬于稀缺品種,但是工藝水平、精美程度,都比不過清三代的精品!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除了宋官窯、民窯精品,以及元青花,其他一般瓷器不可能有大幅增長可能性;除以上看法外,也有部分收藏家認為歷史悠久、文化內涵豐富的高古瓷當下正處于價格洼地,未來升值空間較大,前景可期,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鑒賞能力的提高,對高古瓷的認識將會發生大的改變,高古瓷價格的回歸將是大勢所趨。尤其是去年,在2月2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到了“鼓勵民間文物合法收藏,支持非國有博物館發展”一項引發關注。有專家認為,政府對民間文物收藏的態度在不斷發生轉變,但這種轉變與其說是重大轉變,不如說是一直在漸變。“因為公私結合的文物收藏戰略是以較低的成本維護國家文物安全的重要戰略選擇。從這個角度來看,政府對民間文物收藏態度的這種轉變實際上是非常理性和務實的,也是大勢所趨。”
“就高古瓷的收藏行情,不光是宋五大名窯,在古代知名的其他窯口的瓷器最近幾年都有所變化”中國文物學會會員周同勛認為,高古瓷主指唐宋遼金元時期的古陶瓷,因其量相對明清瓷少,年代久遠。,加上國人的審美水平,使之成為藏品洼地。實際上除宋五大名窯外,其他如吉州窯,磁州窯,龍泉窯,耀州窯,建窯等瓷器精品價格也在逐年上升。隨著收藏隊伍的年輕化、知識化,以及人們審美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改變,尤其是國家對民間收藏文物政策的放寬,在五年以內高古瓷將可能成為市場追捧的重點。
?